歸節的讀音 歸節的意思
歸節 古代使者持節出使,完命后還節于君。《漢書·汲黯傳》:“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內倉粟以振貧民。請歸節,伏矯制辠。”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口號》:“馳霜急歸節,幽云慘天容。” 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憲副》:“公(袁可立子)聞國變,眥裂發怒;竭蹶中原,以需生聚;歸節金陵,不憚霜露。”
- 歸
- 節
“歸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ī jié]
- 漢字注音:
- ㄍㄨㄟ ㄐ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歸節
- 是否常用:
- 否
“歸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使者持節出使,完命后還節于君。
網絡解釋
歸節
古代使者持節出使,完命后還節于君。《漢書·汲黯傳》:“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內倉粟以振貧民。請歸節,伏矯制辠。”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口號》:“馳霜急歸節,幽云慘天容。” 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憲副》:“公(袁可立子)聞國變,眥裂發怒;竭蹶中原,以需生聚;歸節金陵,不憚霜露。”
“歸節”的單字解釋
【歸】:1.返回:歸國華僑。無家可歸。2.還給;歸還:物歸原主。3.趨向或集中于一個地方:殊途同歸。千條河流歸大海。把性質相同的問題歸為一類。4.由(誰負責):一切雜事都歸這一組管。5.屬于(誰所有):功勞歸大家。這些東西歸你。6.用在相同的動詞之間,表示動作并未引起相應的結果:批評歸批評,獎金一分也沒少給。7.珠算中一位除數的除法。8.姓。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歸節”的相關詞語
* 歸節的讀音是:guī jié,歸節的意思:歸節 古代使者持節出使,完命后還節于君。《漢書·汲黯傳》:“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內倉粟以振貧民。請歸節,伏矯制辠。”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口號》:“馳霜急歸節,幽云慘天容。” 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憲副》:“公(袁可立子)聞國變,眥裂發怒;竭蹶中原,以需生聚;歸節金陵,不憚霜露。”
基本解釋
古代使者持節出使,完命后還節于君。歸節
古代使者持節出使,完命后還節于君。《漢書·汲黯傳》:“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內倉粟以振貧民。請歸節,伏矯制辠。”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口號》:“馳霜急歸節,幽云慘天容。” 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憲副》:“公(袁可立子)聞國變,眥裂發怒;竭蹶中原,以需生聚;歸節金陵,不憚霜露。”【歸】:1.返回:歸國華僑。無家可歸。2.還給;歸還:物歸原主。3.趨向或集中于一個地方:殊途同歸。千條河流歸大海。把性質相同的問題歸為一類。4.由(誰負責):一切雜事都歸這一組管。5.屬于(誰所有):功勞歸大家。這些東西歸你。6.用在相同的動詞之間,表示動作并未引起相應的結果:批評歸批評,獎金一分也沒少給。7.珠算中一位除數的除法。8.姓。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