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里包堆的讀音 歸里包堆的意思
歸里包堆 詞目 歸里包堆 (又讀 zuī ) 。 示例 鄧友梅:“一生中最有活力的半生,歸里包堆就干了這么點事。”劉心武《醒來吧!弟弟》:“你呀,頂多能起這么個作用,讓作假地幅度稍微小一點兒……其實那又有什么意思,歸里包齊還不是假、假、假!”
- 歸
- 里
- 包
- 堆
“歸里包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ī lǐ bāo duī]
- 漢字注音:
- ㄍㄨㄟ ㄌㄧˇ ㄅㄠ ㄉㄨㄟ
- 簡繁字形:
- 歸里包堆
- 是否常用:
- 是
“歸里包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歸里包堆 guīlibāoduī
[add up;be calculated as a whole] 〈方〉∶總計
他的晚年很清貧,全部財產歸里包堆只有幾只破箱子
辭典解釋
歸里包堆 guī lǐ bāo duī ㄍㄨㄟ ㄌㄧˇ ㄅㄠ ㄉㄨㄟ 北平方言。指總計、合計。
網絡解釋
歸里包堆
詞目 歸里包堆 (又讀 zuī )
。
示例 鄧友梅:“一生中最有活力的半生,歸里包堆就干了這么點事。”劉心武《醒來吧!弟弟》:“你呀,頂多能起這么個作用,讓作假地幅度稍微小一點兒……其實那又有什么意思,歸里包齊還不是假、假、假!”
“歸里包堆”的單字解釋
【歸】:1.返回:歸國華僑。無家可歸。2.還給;歸還:物歸原主。3.趨向或集中于一個地方:殊途同歸。千條河流歸大海。把性質相同的問題歸為一類。4.由(誰負責):一切雜事都歸這一組管。5.屬于(誰所有):功勞歸大家。這些東西歸你。6.用在相同的動詞之間,表示動作并未引起相應的結果:批評歸批評,獎金一分也沒少給。7.珠算中一位除數的除法。8.姓。
【里】:[lǐ]1.(里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里兒。衣服里兒。這面是里兒,那面是面兒。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鄰里。里弄。4.家鄉:故里。鄉里。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6.姓。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內部(跟“外”相對):手里。箱子里。話里有話。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這里。那里。頭里。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堆】:1.堆積:糧食堆滿倉,果子堆成山。2.用手或工具把東西堆積起來:場上的人在堆麥秸。把書堆在桌子上。3.堆積成的東西:柴火堆。土堆。4.小山(多用于地名):滟滪堆(長江瞿塘峽口的巨石,1958年整治航道時已炸平)。雙堆集(在安徽)。5.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黃土。一堆人。
“歸里包堆”的相關詞語
* 歸里包堆的讀音是:guī lǐ bāo duī,歸里包堆的意思:歸里包堆 詞目 歸里包堆 (又讀 zuī ) 。 示例 鄧友梅:“一生中最有活力的半生,歸里包堆就干了這么點事。”劉心武《醒來吧!弟弟》:“你呀,頂多能起這么個作用,讓作假地幅度稍微小一點兒……其實那又有什么意思,歸里包齊還不是假、假、假!”
基本解釋
歸里包堆 guīlibāoduī
[add up;be calculated as a whole] 〈方〉∶總計
他的晚年很清貧,全部財產歸里包堆只有幾只破箱子
辭典解釋
歸里包堆 guī lǐ bāo duī ㄍㄨㄟ ㄌㄧˇ ㄅㄠ ㄉㄨㄟ北平方言。指總計、合計。
歸里包堆
詞目 歸里包堆 (又讀 zuī )。
示例 鄧友梅:“一生中最有活力的半生,歸里包堆就干了這么點事。”劉心武《醒來吧!弟弟》:“你呀,頂多能起這么個作用,讓作假地幅度稍微小一點兒……其實那又有什么意思,歸里包齊還不是假、假、假!”

【歸】:1.返回:歸國華僑。無家可歸。2.還給;歸還:物歸原主。3.趨向或集中于一個地方:殊途同歸。千條河流歸大海。把性質相同的問題歸為一類。4.由(誰負責):一切雜事都歸這一組管。5.屬于(誰所有):功勞歸大家。這些東西歸你。6.用在相同的動詞之間,表示動作并未引起相應的結果:批評歸批評,獎金一分也沒少給。7.珠算中一位除數的除法。8.姓。
【里】:[lǐ]1.(里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里兒。衣服里兒。這面是里兒,那面是面兒。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鄰里。里弄。4.家鄉:故里。鄉里。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6.姓。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內部(跟“外”相對):手里。箱子里。話里有話。2.附在“這、那、哪”等字后邊表示地點:這里。那里。頭里。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堆】:1.堆積:糧食堆滿倉,果子堆成山。2.用手或工具把東西堆積起來:場上的人在堆麥秸。把書堆在桌子上。3.堆積成的東西:柴火堆。土堆。4.小山(多用于地名):滟滪堆(長江瞿塘峽口的巨石,1958年整治航道時已炸平)。雙堆集(在安徽)。5.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黃土。一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