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聲的讀音 征聲的意思
征聲 zhēng shēng 征聲(徵聲) 謂訪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南朝 宋 鮑照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選色遍齊代,徵聲帀卭越。” 錢仲聯 補注:“徵,取也。” 唐 沈佺期 《李員外秦援宅觀妓》詩:“選客虛前館,徵聲徧后堂。” 指宮、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管子·幼官》:“味咸味,聽徵聲。”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聞徵聲,莫不喜養好施者。”
- 征
- 聲
“征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ēng shēng]
- 漢字注音:
- ㄓㄥ ㄕㄥ
- 簡繁字形:
- 徵聲
- 是否常用:
- 否
“征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訪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網絡解釋
征聲
zhēng shēng ㄓㄥ ㄕㄥ
征聲(徵聲)
謂訪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南朝 宋 鮑照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選色遍齊代,徵聲帀卭越。” 錢仲聯 補注:“徵,取也。” 唐 沈佺期 《李員外秦援宅觀妓》詩:“選客虛前館,徵聲徧后堂。”
指宮、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管子·幼官》:“味咸味,聽徵聲。”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聞徵聲,莫不喜養好施者。”
“征聲”的單字解釋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聲】:1.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響:鑼聲。大聲。2.說話;語言:不聲不響。呼聲。3.宣布;陳述:聲明。聲討。4.名譽:聲望。名聲。5.聲母:聲韻。雙聲。6.聲調:第一聲。去聲。7.量詞。用于聲音發出的次數:連喊三聲。
“征聲”的相關詞語
* 征聲的讀音是:zhēng shēng,征聲的意思:征聲 zhēng shēng 征聲(徵聲) 謂訪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南朝 宋 鮑照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選色遍齊代,徵聲帀卭越。” 錢仲聯 補注:“徵,取也。” 唐 沈佺期 《李員外秦援宅觀妓》詩:“選客虛前館,徵聲徧后堂。” 指宮、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管子·幼官》:“味咸味,聽徵聲。”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聞徵聲,莫不喜養好施者。”
基本解釋
謂訪求歌者;招歌者唱歌。征聲
zhēng shēng ㄓㄥ ㄕㄥ征聲(徵聲)
謂訪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南朝 宋 鮑照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選色遍齊代,徵聲帀卭越。” 錢仲聯 補注:“徵,取也。” 唐 沈佺期 《李員外秦援宅觀妓》詩:“選客虛前館,徵聲徧后堂。”
指宮、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管子·幼官》:“味咸味,聽徵聲。”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聞徵聲,莫不喜養好施者。”
【征】:1.走遠路(多指軍隊):征途。長征。2.征討:出征。南征北戰。3.政府召集人民服務:征兵。應征入伍。4.征收:征稅。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證明;證驗:文獻足征。信而有征。有實物可征。8.表露出來的跡象;現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聲】:1.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響:鑼聲。大聲。2.說話;語言:不聲不響。呼聲。3.宣布;陳述:聲明。聲討。4.名譽:聲望。名聲。5.聲母:聲韻。雙聲。6.聲調:第一聲。去聲。7.量詞。用于聲音發出的次數:連喊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