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兔的讀音 待兔的意思
待兔 dài tù 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五蠹》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唐 歐陽詹 《送王式東游序》:“予懷待兔之固,猶伺北闕寢書之報; 公范 見變豹之理,將東游諸侯之國。”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亦猶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為?待兔之人,非設罝而奚可?”
- 待
- 兔
“待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i tù]
- 漢字注音:
- ㄉㄞˋ ㄊ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待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網絡解釋
待兔
dài tù ㄉㄞˋ ㄊㄨˋ
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五蠹》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唐 歐陽詹 《送王式東游序》:“予懷待兔之固,猶伺北闕寢書之報; 公范 見變豹之理,將東游諸侯之國。”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亦猶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為?待兔之人,非設罝而奚可?”
“待兔”的單字解釋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兔】:哺乳動物,頭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間分裂,尾短而向上翹,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躍,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紡織,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稱兔子。
“待兔”的相關成語
“待兔”的相關詞語
* 待兔的讀音是:dài tù,待兔的意思:待兔 dài tù 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五蠹》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唐 歐陽詹 《送王式東游序》:“予懷待兔之固,猶伺北闕寢書之報; 公范 見變豹之理,將東游諸侯之國。”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亦猶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為?待兔之人,非設罝而奚可?”
基本解釋
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待兔
dài tù ㄉㄞˋ ㄊㄨˋ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五蠹》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唐 歐陽詹 《送王式東游序》:“予懷待兔之固,猶伺北闕寢書之報; 公范 見變豹之理,將東游諸侯之國。”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亦猶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為?待兔之人,非設罝而奚可?”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兔】:哺乳動物,頭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間分裂,尾短而向上翹,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躍,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紡織,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稱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