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詔的讀音 待詔的意思
待詔 1、等待詔命。 《文選·揚雄序》:“ 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之庭。”張銑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代王績《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清代惠士奇《送蔣樹存之官馀慶》詩:“待詔吾留金馬門,修書君上南薰殿。”
- 待
- 詔
“待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i zhào]
- 漢字注音:
- ㄉㄞˋ ㄓㄠˋ
- 簡繁字形:
- 待詔
- 是否常用:
- 否
“待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等待詔命。 2.官名。漢代征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詔公車,其特異者待詔金馬門,備顧問,后遂以待詔為官名。 3.待命供奉內廷的人。唐代不僅文詞經學之士,即醫卜技術之流,亦供直于內廷別院,以待詔命。因有醫待詔﹑畫待詔等名稱。宋元時對手藝工匠尊稱為待詔,本此。 4.舊時農村里稱理發師為"待詔"。 辭典解釋
待詔 dài zhào ㄉㄞˋ ㄓㄠˋ 唐朝時,凡文詞經學之士及醫卜技術等專家,養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詔命應對。有畫待詔、醫待詔、棋待詔等名稱。
職官名。宋置。明、清屬翰林院。
宋元時對各種工匠的尊稱。
《水滸傳.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
《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女童覺被他看見,臉都紅了,道:『蒯待詔,有甚說話?』」
網絡解釋
待詔
1、等待詔命。
《文選·揚雄序》:“ 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之庭。”張銑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代王績《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清代惠士奇《送蔣樹存之官馀慶》詩:“待詔吾留金馬門,修書君上南薰殿。”
“待詔”的單字解釋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詔】:同“詔”。
“待詔”的相關詞語
* 待詔的讀音是:dài zhào,待詔的意思:待詔 1、等待詔命。 《文選·揚雄序》:“ 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之庭。”張銑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代王績《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清代惠士奇《送蔣樹存之官馀慶》詩:“待詔吾留金馬門,修書君上南薰殿。”
基本解釋
1.等待詔命。 2.官名。漢代征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詔公車,其特異者待詔金馬門,備顧問,后遂以待詔為官名。 3.待命供奉內廷的人。唐代不僅文詞經學之士,即醫卜技術之流,亦供直于內廷別院,以待詔命。因有醫待詔﹑畫待詔等名稱。宋元時對手藝工匠尊稱為待詔,本此。 4.舊時農村里稱理發師為"待詔"。辭典解釋
待詔 dài zhào ㄉㄞˋ ㄓㄠˋ唐朝時,凡文詞經學之士及醫卜技術等專家,養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詔命應對。有畫待詔、醫待詔、棋待詔等名稱。
職官名。宋置。明、清屬翰林院。
宋元時對各種工匠的尊稱。
《水滸傳.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
《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女童覺被他看見,臉都紅了,道:『蒯待詔,有甚說話?』」
待詔
1、等待詔命。《文選·揚雄序》:“ 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之庭。”張銑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代王績《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清代惠士奇《送蔣樹存之官馀慶》詩:“待詔吾留金馬門,修書君上南薰殿。”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詔】:同“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