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的讀音 後晉的意思
后晉 后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936年后晉高祖石敬瑭滅后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后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后遷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后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后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后,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后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后晉滅亡。后晉亡后,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陜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 後
- 晉
“後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òu jìn]
- 漢字注音:
- ㄏㄡˋ ㄐㄧㄣˋ
- 簡繁字形:
- 后晉
- 是否常用:
- 是
“後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后晉 Hòujìn
[the Posterior Jin Dynasty] 五代的第三個朝代,石敬瑭所建立的。936年后唐河東節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向契丹皇帝稱兒皇帝,割云燕十六州給契丹,歷二帝共十一年
辭典解釋
后晉 hòu jìn ㄏㄡˋ ㄐㄧㄣˋ 朝代名。(西元936~946)?五代諸朝之一。石敬瑭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為條件,借契丹兵力滅后唐,建都開封,國號晉,史稱為「后晉」。后為契丹所滅。
也稱為「石晉」。
英語 Later Jin of the Five Dynasties (936-946)?
網絡解釋
后晉
后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936年后晉高祖石敬瑭滅后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后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后遷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后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后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后,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后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后晉滅亡。后晉亡后,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陜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後晉”的單字解釋
“後晉”的相關詞語
* 後晉的讀音是:hòu jìn,後晉的意思:后晉 后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936年后晉高祖石敬瑭滅后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后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后遷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后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后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后,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后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后晉滅亡。后晉亡后,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陜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基本解釋
后晉 Hòujìn
[the Posterior Jin Dynasty] 五代的第三個朝代,石敬瑭所建立的。936年后唐河東節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向契丹皇帝稱兒皇帝,割云燕十六州給契丹,歷二帝共十一年
辭典解釋
后晉 hòu jìn ㄏㄡˋ ㄐㄧㄣˋ朝代名。(西元936~946)?五代諸朝之一。石敬瑭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為條件,借契丹兵力滅后唐,建都開封,國號晉,史稱為「后晉」。后為契丹所滅。
也稱為「石晉」。
英語 Later Jin of the Five Dynasties (936-946)?
后晉
后晉(936年—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936年后晉高祖石敬瑭滅后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后晉,一共經歷了兩帝,12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后遷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后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后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后,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后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后晉滅亡。后晉亡后,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陜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