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的讀音 得道的意思
- 得
- 道
“得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é dào]
- 漢字注音:
- ㄉㄜˊ ㄉㄠ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得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得道 dédào
(1) [support a just cause]∶指符合正義
得道多助
(2) [excellent practice]∶指道教、佛教修行達到非凡的境界
辭典解釋
得道 dé dào ㄉㄜˊ ㄉㄠˋ 行事合于正道。
《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尋獲道路。
《韓非子.說林》:「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道家指道術修煉完成。
《抱樸子.內篇.明本》:「上士得道于三軍,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佛家謂證悟、解脫煩惱。
南朝陳.文帝〈大通方廣懺文〉:「聞名者離塵,受持者得道。」
英語 to achieve the Dao, to become an immortal
德語 das /Tao/ , /Dao/ erlangen , die Vollendung erlangen und ins Nirwana eingehen
法語 atteindre le Dao, devenir un immortel
網絡解釋
得道
得道,代道家謂順應自然﹑與道合一的境界。道,極致的宇宙世界觀、世界規律、規則。老子中曾言:道可道非常道。道家學說對于世界的認識,是一種高度理性化的認識,雖然其中有著十分感性化的色彩。信仰道家文化的人們很難達到莊子道學思維的層次。因而要想知道、識道、悟道、得道,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是不可能的。得道有領會得道終極真理之意。古代道家謂順應自然﹑與天合一的境界。也可理解為獲得天人合一的方法。
“得道”的單字解釋
【得】:[dé]1.得到(跟“失”相對):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得些好處。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得六。五減一得四。3.適合:得用。得體。4.得意:自得。5.完成:飯得了。衣服還沒有做得。6.用于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7.用于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得,這一張又畫壞了!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于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準不得擅自動用。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于早期白話):出得門來。[děi]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得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得。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得道”的相關成語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貧而樂道
行滿功成
真人不露相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換骨脫胎
脫骨換胎
脫胎換骨
道骨仙風
騰云駕霧
行滿功圓
乘龍佳婿
乘龍快婿
姑射神人
白日飛升
白日上升
“得道”的相關詞語
“得道”造句
人的一生就是體道,悟道,最后得道的過程。翟鴻燊
海是位得道者,大智若愚而心懷大志,深邃博大而復歸沉默靜寧。于是,在它的身邊,也常在那無言以教中得到啟發,得之點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者天助,失道者天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戰爭中正義的一方總是得道多助。
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是獲、饗已。
生在俗世,身為凡人,你沒有可以得道成仙的靈丹妙藥,也沒有可以一步登天的靈異奇遇,所以,道在這兒擺著,平坦也好,崎嶇也罷,都要自己一步一步走過去!
他們非常擔心學校環境讓孩子們變得道德敗壞,所以就關起門來在家教育四個孩子。
* 得道的讀音是:dé dào,得道的意思:得道 得道,代道家謂順應自然﹑與道合一的境界。道,極致的宇宙世界觀、世界規律、規則。老子中曾言:道可道非常道。道家學說對于世界的認識,是一種高度理性化的認識,雖然其中有著十分感性化的色彩。信仰道家文化的人們很難達到莊子道學思維的層次。因而要想知道、識道、悟道、得道,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是不可能的。得道有領會得道終極真理之意。古代道家謂順應自然﹑與天合一的境界。也可理解為獲得天人合一的方法。
基本解釋
得道 dédào
(1) [support a just cause]∶指符合正義
得道多助
(2) [excellent practice]∶指道教、佛教修行達到非凡的境界
辭典解釋
得道 dé dào ㄉㄜˊ ㄉㄠˋ行事合于正道。
《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尋獲道路。
《韓非子.說林》:「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道家指道術修煉完成。
《抱樸子.內篇.明本》:「上士得道于三軍,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佛家謂證悟、解脫煩惱。
南朝陳.文帝〈大通方廣懺文〉:「聞名者離塵,受持者得道。」
英語 to achieve the Dao, to become an immortal
德語 das /Tao/ , /Dao/ erlangen , die Vollendung erlangen und ins Nirwana eingehen
法語 atteindre le Dao, devenir un immortel
得道
得道,代道家謂順應自然﹑與道合一的境界。道,極致的宇宙世界觀、世界規律、規則。老子中曾言:道可道非常道。道家學說對于世界的認識,是一種高度理性化的認識,雖然其中有著十分感性化的色彩。信仰道家文化的人們很難達到莊子道學思維的層次。因而要想知道、識道、悟道、得道,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是不可能的。得道有領會得道終極真理之意。古代道家謂順應自然﹑與天合一的境界。也可理解為獲得天人合一的方法。
人的一生就是體道,悟道,最后得道的過程。翟鴻燊
海是位得道者,大智若愚而心懷大志,深邃博大而復歸沉默靜寧。于是,在它的身邊,也常在那無言以教中得到啟發,得之點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者天助,失道者天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戰爭中正義的一方總是得道多助。
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是獲、饗已。
生在俗世,身為凡人,你沒有可以得道成仙的靈丹妙藥,也沒有可以一步登天的靈異奇遇,所以,道在這兒擺著,平坦也好,崎嶇也罷,都要自己一步一步走過去!
他們非常擔心學校環境讓孩子們變得道德敗壞,所以就關起門來在家教育四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