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讀音 心平氣和的意思
【解釋】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出處】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示例】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了。【近義詞】平心靜氣、從容不迫【反義詞】氣急雷霆、氣沖斗牛【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心
- 平
- 氣
- 和
“心平氣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n píng qì hé]
- 漢字注音:
- ㄒㄧㄣ ㄆㄧㄥˊ ㄑㄧˋ ㄏㄜˊ
- 簡繁字形:
- 心平氣和
- 是否常用:
- 否
“心平氣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心平氣和 xīnpíng-qìhé
[peace] 思想或精神平靜沒有不安或壓抑的感情
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宋· 程頤《明道先生行狀》
心平氣和 xīnpíng-qìhé
[cool it;be even-tempered and good-humoured] 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靜下來
只要大家心平氣和——把心收回來,一切事情就差不多接近正常了
辭典解釋
心平氣和 xīn píng qì hé ㄒㄧㄣ ㄆㄧㄥˊ ㄑㄧˋ ㄏㄜˊ 心氣平和,不急不怒。《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呂祖謙傳》:「心平氣和,不立崖異,一時英偉卓犖之士皆歸心焉。」《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外國人瞧不起我們中國的官,也不自今日為始了。這件事我碰著了,倒還是心平氣和。」也作「心平靜氣」、「心平氣定」、「心和氣平」。
近義詞
平心靜氣反義詞
暴跳如雷,大發雷霆,感情用事,氣急敗壞,意氣用事英語 tranquil and even-tempered (idiom)?; calmly and without stress
德語 ruhig und gelassen
法語 (expr. idiom.)? calme et sans contrainte
網絡解釋
【解釋】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示例】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了。
【近義詞】平心靜氣、從容不迫
【反義詞】氣急雷霆、氣沖斗牛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心平氣和”的單字解釋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氣】:同“氣”。
【和】:[hé]1.平和;和緩:溫和。柔和。和顏悅色。2.和諧;和睦:和衷共濟。弟兄不和。3.結束戰爭或爭執:講和。媾和。軍閥之間一會兒打,一會兒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賽球)不分勝負:和棋。和局。末了一盤和了。5.姓。6.連帶:和盤托出。和衣而臥(不脫衣服睡覺)。7.引進相關或比較的對象:他和大家講他過去的經歷。柜臺正和我一樣高。8.表示聯合;跟;與:工人和農民都是國家的主人。9.加法運算中,一個數加上另一個數所得的數,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數。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奉和一首。[huò]1.粉狀或粒狀物摻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使成較稀的東西:和藥。藕粉里和點兒糖。2.用于洗東西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藥煎的次數:衣裳已經洗了三和。二和藥。[huó]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點兒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心平氣和”的相關詞語
* 心平氣和的讀音是:xīn píng qì hé,心平氣和的意思:【解釋】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出處】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示例】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了。【近義詞】平心靜氣、從容不迫【反義詞】氣急雷霆、氣沖斗牛【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心平氣和 xīnpíng-qìhé
[peace] 思想或精神平靜沒有不安或壓抑的感情
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宋· 程頤《明道先生行狀》
心平氣和 xīnpíng-qìhé
[cool it;be even-tempered and good-humoured] 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靜下來
只要大家心平氣和——把心收回來,一切事情就差不多接近正常了
辭典解釋
心平氣和 xīn píng qì hé ㄒㄧㄣ ㄆㄧㄥˊ ㄑㄧˋ ㄏㄜˊ心氣平和,不急不怒。《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呂祖謙傳》:「心平氣和,不立崖異,一時英偉卓犖之士皆歸心焉。」《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外國人瞧不起我們中國的官,也不自今日為始了。這件事我碰著了,倒還是心平氣和。」也作「心平靜氣」、「心平氣定」、「心和氣平」。
近義詞
平心靜氣反義詞
暴跳如雷,大發雷霆,感情用事,氣急敗壞,意氣用事英語 tranquil and even-tempered (idiom)?; calmly and without stress
德語 ruhig und gelassen
法語 (expr. idiom.)? calme et sans contrainte
【解釋】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示例】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了。
【近義詞】平心靜氣、從容不迫
【反義詞】氣急雷霆、氣沖斗牛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氣】:同“氣”。
【和】:[hé]1.平和;和緩:溫和。柔和。和顏悅色。2.和諧;和睦:和衷共濟。弟兄不和。3.結束戰爭或爭執:講和。媾和。軍閥之間一會兒打,一會兒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賽球)不分勝負:和棋。和局。末了一盤和了。5.姓。6.連帶:和盤托出。和衣而臥(不脫衣服睡覺)。7.引進相關或比較的對象:他和大家講他過去的經歷。柜臺正和我一樣高。8.表示聯合;跟;與:工人和農民都是國家的主人。9.加法運算中,一個數加上另一個數所得的數,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數。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奉和一首。[huò]1.粉狀或粒狀物摻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使成較稀的東西:和藥。藕粉里和點兒糖。2.用于洗東西換水的次數或一劑藥煎的次數:衣裳已經洗了三和。二和藥。[huó]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點兒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