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瞻魏闕的意思 心瞻魏闕的讀音和出處
- 心
- 瞻
- 魏
- 闕
- 成語名稱:
- 心瞻魏闕
- 成語拼音:
- [xīn zhān wèi què]
- 成語解釋:
- 見“心在魏闕”。
- 成語出處:
- 明·張景《飛丸記·盟尋泉石》:“心瞻魏闕常意懸,游魚戀餌吞線。卸朝韉被發何年?名山五岳游遍。”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心瞻魏闕
- 英文翻譯:
- Looking forward to Wei qu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心瞻魏闕”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X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心瞻魏闕”的單字解釋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瞻】:1.往前或往上看:觀瞻。高瞻遠矚。2.姓。
【魏】:1.周朝國名(前403—前225)。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為秦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0—265)。與吳、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黃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區,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為晉所滅。2.北朝之一(386—534)。鮮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統一北方,公元494年遷都洛陽,史稱北魏,又稱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為東魏(534—550)、西魏(535—556)。東魏為北齊所滅,西魏為北周所滅。
【闕】:[quē]1.過失;疏失:袞職有闕。2.同“缺”。[què]1.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泛指帝王的住所:宮闕。伏闕(跪在宮門前)。2.神廟、陵墓前豎立的石雕。3.姓。
“心瞻魏闕”的近義詞
“心瞻魏闕”的相關成語
“心瞻魏闕”的關聯成語
心字的成語
瞻字的成語
魏字的成語
闕字的成語
心開頭的成語
瞻開頭的成語
魏開頭的成語
闕開頭的成語
xin的成語
zhan的成語
wei的成語
que的成語
xzwq的成語
心瞻什么什么的成語
心什么魏什么的成語
心什么什么闕的成語
什么瞻魏什么的成語
什么瞻什么闕的成語
什么什么魏闕的成語
* 心瞻魏闕的意思 心瞻魏闕的成語解釋 心瞻魏闕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