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訾的讀音 怨訾的意思
怨訾 亦作“ 怨訾 ”。怨恨嗟嘆。 《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禮記·緇衣》引作“怨資”。 陳澔 集說:“資,《書》作咨,此傳寫之誤。”《逸周書·太子晉解》:“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為帝。” 孔晁 注:“訾,嘆恨也。” 唐 皮日休 《原謗》:“是其怨訾恨讟,蓰倍於天矣。” 宋 陸游 《雨雪兼旬有賦》:“祁寒人怨咨,千載語猶驗。”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又當定陵鎮靜,以道法宥天下,四五十年間,留賢在野,怨咨不生。” 劉師培 《悲佃篇》:“如 趙甲 四十頃分給二十家, 甲 止得五十畝,寧不怨咨?”
- 怨
- 訾
“怨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uàn zī]
- 漢字注音:
- ㄩㄢˋ ㄗ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怨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怨咨"。
網絡解釋
怨訾
亦作“ 怨訾 ”。怨恨嗟嘆。
《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禮記·緇衣》引作“怨資”。 陳澔 集說:“資,《書》作咨,此傳寫之誤。”《逸周書·太子晉解》:“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為帝。” 孔晁 注:“訾,嘆恨也。” 唐 皮日休 《原謗》:“是其怨訾恨讟,蓰倍於天矣。” 宋 陸游 《雨雪兼旬有賦》:“祁寒人怨咨,千載語猶驗。”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又當定陵鎮靜,以道法宥天下,四五十年間,留賢在野,怨咨不生。” 劉師培 《悲佃篇》:“如 趙甲 四十頃分給二十家, 甲 止得五十畝,寧不怨咨?”
“怨訾”的單字解釋
“怨訾”的相關詞語
* 怨訾的讀音是:yuàn zī,怨訾的意思:怨訾 亦作“ 怨訾 ”。怨恨嗟嘆。 《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禮記·緇衣》引作“怨資”。 陳澔 集說:“資,《書》作咨,此傳寫之誤。”《逸周書·太子晉解》:“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為帝。” 孔晁 注:“訾,嘆恨也。” 唐 皮日休 《原謗》:“是其怨訾恨讟,蓰倍於天矣。” 宋 陸游 《雨雪兼旬有賦》:“祁寒人怨咨,千載語猶驗。”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又當定陵鎮靜,以道法宥天下,四五十年間,留賢在野,怨咨不生。” 劉師培 《悲佃篇》:“如 趙甲 四十頃分給二十家, 甲 止得五十畝,寧不怨咨?”
基本解釋
見"怨咨"。怨訾
亦作“ 怨訾 ”。怨恨嗟嘆。《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禮記·緇衣》引作“怨資”。 陳澔 集說:“資,《書》作咨,此傳寫之誤。”《逸周書·太子晉解》:“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為帝。” 孔晁 注:“訾,嘆恨也。” 唐 皮日休 《原謗》:“是其怨訾恨讟,蓰倍於天矣。” 宋 陸游 《雨雪兼旬有賦》:“祁寒人怨咨,千載語猶驗。”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又當定陵鎮靜,以道法宥天下,四五十年間,留賢在野,怨咨不生。” 劉師培 《悲佃篇》:“如 趙甲 四十頃分給二十家, 甲 止得五十畝,寧不怨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