恝怎么讀 恝的意思
“恝”字共有1個讀音:
[jiá]

漢字 | 恝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ㄚˊ |
部首 | [心] 心字底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6 |
異體字 | 忦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05D |
其它編碼 | 五筆:dhvn 倉頡:qhp 鄭碼:ciyw 四角:57332 |
筆順編碼 | 1112534544 |
筆順筆畫 | 一一一丨フノ丶フ丶丶 |
筆順名稱 | 橫 橫 橫 豎 橫折鉤 撇 點 斜鉤 點 點 |
恝字的意思
無動于衷;不經心:恝然(冷漠不在意的樣子)。
恝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恝
jiá ㄐㄧㄚˊ
◎ 無動于衷;淡然:恝置(不在意,置之不理)。恝然。
英語 carefree; indifferent manner; without sorrow
德語 gleichgültig, abgestumpft
法語 insouciant
恝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恝 jiá
〈形〉
(1) 淡然,不經心 [neglect;do not care or worry]
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孟子·萬章》
(2) 又如:恝然(淡然,無動于衷;不在意的樣子);恝置(淡然置之,置之不理);恝視(漠視);恝情(忘情)
恝字的辭典解釋
恝ㄐㄧㄚˊjiá形
因忽視、淡忘而顯出不在乎的樣子。如:「恝然」。《孟子·萬章上》:「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漢·趙岐·注:「恝,無愁之貌。」清·焦循·正義:「忽忘于心,即是無愁。」
康熙字典解釋
恝【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集韻》居??切,音介。無愁貌。《孟子》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爲不若是恝。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訖黠切,音戛。義同。
又《轉注古音》苦計切,音契。《山海經》大荒之中,有恝恝之山。
又人名。炎帝之孫曰靈恝。
又《集韻》牛轄切,音??。古與忦通。詳忦字註。◎按《說文》引孟子作??,而丁公著讀孟子作恝。朱子因之,當以朱子爲正。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忦【卷十】【心部】
憂也。從心介聲。五介切
說文解字注
(忦)??也。從心。介聲。此與上介下心之字義別。五介切。十五部。
恝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恝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