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克圖的讀音 恰克圖的意思
辭典解釋恰克圖 qià kè tú 地名。位于蒙古土謝圖汗部北方與西伯利亞交界處的色楞格河谷上。西元一七二七年中俄兩國在此簽訂恰克圖條約,以此城為兩國國界,舊市街歸俄國,清朝別建新市街于南。一七二九年起,由理藩院派司員一人駐扎,監理中俄貿易,故也稱為「買賣城」。 德語 Kjachta (Geo)?
- 恰
- 克
- 圖
“恰克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à kè tú]
- 漢字注音:
- ㄑㄧㄚˋ ㄎㄜˋ ㄊㄨˊ
- 簡繁字形:
- 恰克圖
- 是否常用:
- 否
“恰克圖”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恰克圖 qià kè tú ㄑㄧㄚˋ ㄎㄜˋ ㄊㄨˊ 地名。位于蒙古土謝圖汗部北方與西伯利亞交界處的色楞格河谷上。西元一七二七年中俄兩國在此簽訂恰克圖條約,以此城為兩國國界,舊市街歸俄國,清朝別建新市街于南。一七二九年起,由理藩院派司員一人駐扎,監理中俄貿易,故也稱為「買賣城」。
德語 Kjachta (Geo)?
網絡解釋
“恰克圖”的單字解釋
【恰】:1.適當;合適:恰當。2.副詞。正;剛剛:恰巧。恰到好處。
【克】: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恰克圖”的相關詞語
* 恰克圖的讀音是:qià kè tú,恰克圖的意思:辭典解釋恰克圖 qià kè tú 地名。位于蒙古土謝圖汗部北方與西伯利亞交界處的色楞格河谷上。西元一七二七年中俄兩國在此簽訂恰克圖條約,以此城為兩國國界,舊市街歸俄國,清朝別建新市街于南。一七二九年起,由理藩院派司員一人駐扎,監理中俄貿易,故也稱為「買賣城」。 德語 Kjachta (Geo)?
辭典解釋
恰克圖 qià kè tú ㄑㄧㄚˋ ㄎㄜˋ ㄊㄨˊ地名。位于蒙古土謝圖汗部北方與西伯利亞交界處的色楞格河谷上。西元一七二七年中俄兩國在此簽訂恰克圖條約,以此城為兩國國界,舊市街歸俄國,清朝別建新市街于南。一七二九年起,由理藩院派司員一人駐扎,監理中俄貿易,故也稱為「買賣城」。
德語 Kjachta (Geo)?
【恰】:1.適當;合適:恰當。2.副詞。正;剛剛:恰巧。恰到好處。
【克】: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