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怎么讀 悔的意思

漢字 | 悔 |
---|---|
讀音 |
|
注音 | ㄏㄨㄟˇ |
部首 | [忄] 豎心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7 |
異體字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094 |
其它編碼 | 五筆:ntxu|ntxy 倉頡:powy 鄭碼:umzy 四角:98057 |
筆順編碼 | 4423155414 |
筆順筆畫 | 丶丶丨ノ一フフ丶一丶 |
筆順名稱 | 點 點 豎 撇 橫 豎折/豎彎 橫折鉤 點 橫 點 |
悔字的意思
1.覺悟到自己過去做得不對:后悔。悔過。
2.古指災禍。
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悔
huǐ ㄏㄨㄟˇ
◎ 懊惱過去做得不對:后悔。懊悔。悔改。悔恨。悔悟。追悔莫及。
英語 repent, show remorse, regret
德語 Bedauern, Reue (S)?,bedauern, bereuen (V)
法語 regretter
悔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悔 huǐ
〈動〉
(1) (形聲。從心,每聲。本義:悔恨,懊悔) 同本義 [regret;repent of]
悔,恨也。——《說文》
宜無悔怒。——《詩·大雅·云漢》
此講之悔也。——《戰國策·秦策》
悔不殺湯于 夏臺。——《淮南子·泛論》
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懷王悔,追 張儀,不及。——《史記·屈原列傳》
天其以禮悔禍于許。——《左傳·隱公十一年》
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悔其隨之。——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己為有悔。
可以無悔矣。
(2) 又如:悔親(因反悔而廢棄婚約);悔謝(悔過請罪);悔心革命(痛改前非);悔悟心行(反省思想、行為);悔尤(悔恨與過錯)
詞性變化
◎ 悔 huǐ
〈名〉
(1) 過失;災禍 [fault or disaster]
庶無罪悔。——《詩·大雅·抑》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辭》
尚速有悔于予身。——《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
(2) 又如:悔亡(禍害消除);悔吝(災禍);悔咎(過錯;禍殃);悔戾(罪過)
(3) 惡運 [bad luck;misfortune]。如:悔氣(壞運氣,倒霉)
悔字的辭典解釋
事后追恨。如:「悔恨」、「悔不當初」。唐·李頻〈春閨怨〉詩:「自怨愁容常照鏡,悔教征戍覓封侯。」宋·歐陽修〈蝶戀花·獨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都不悔,況伊銷得人憔悴。」
改過。如:「悔過」、「悔改」。《后漢書·卷二五·魯恭傳》:「亭長乃慚悔,還牛,詣獄受罪。」
康熙字典解釋
悔【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悔,恨也。《玉篇》改也,恨也。
又《廣韻》《正韻》呼罪切《集韻》虎猥切,??音賄。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讀上聲。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讀去聲。今人混讀者,非。
又葉許里切,音喜。《詩·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旣受帝祉,施于孫子。
又葉火五切,音虎。《陸機·凌霄賦》判煙雲之騰躍,半天步而無旅。詠凌霄之飄飄,永終焉而弗悔。
又葉許旣切,音戲。《班固·奕旨》淨泊自守似道意,隱居放言遠咎悔。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悔【卷十】【心部】
悔恨也。從心??聲。荒內切
說文解字注
(悔)悔??也。按悔乃複舉字之未刪者。韻會無。當從之。悔者、自恨之意。從心。每聲。荒內切。古音在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