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伏的讀音 愆伏的意思
愆伏 愆伏多指氣候失常。
- 愆
- 伏
“愆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ān fú]
- 漢字注音:
- ㄑㄧㄢ ㄈㄨ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愆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陰陽失調。多指氣候失常。語本《左傳?昭公四年》:“冬無愆陽,夏無伏陰。”辭典解釋
愆伏 qiān fú ㄑㄧㄢ ㄈㄨˊ 愆,愆陽,指冬天過度炙熱。伏,伏陰,指夏天出現寒氣。愆伏指氣候失常,寒暑失調。
《書經.舜典》漢.孔安國.傳:「納舜使大錄萬機之政,陰陽和,風雨時,各以其節,不有迷錯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
宋.秦觀〈喜雨得城字〉詩:「一氣或錯繆,愆伏相寇兵。」
網絡解釋
愆伏
愆伏多指氣候失常。
“愆伏”的單字解釋
【愆】:1.罪過;過失:以贖前愆。2.錯過;耽誤:愆期。
【伏】: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隱藏:潛伏。伏擊。晝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頭承認;被迫接受:伏誅。6.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7.姓。8.伏特的簡稱。1安的電流通過電阻為1歐的導線時,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
“愆伏”的相關詞語
* 愆伏的讀音是:qiān fú,愆伏的意思:愆伏 愆伏多指氣候失常。
基本解釋
謂陰陽失調。多指氣候失常。語本《左傳?昭公四年》:“冬無愆陽,夏無伏陰。”辭典解釋
愆伏 qiān fú ㄑㄧㄢ ㄈㄨˊ愆,愆陽,指冬天過度炙熱。伏,伏陰,指夏天出現寒氣。愆伏指氣候失常,寒暑失調。
《書經.舜典》漢.孔安國.傳:「納舜使大錄萬機之政,陰陽和,風雨時,各以其節,不有迷錯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
宋.秦觀〈喜雨得城字〉詩:「一氣或錯繆,愆伏相寇兵。」
愆伏
愆伏多指氣候失常。【愆】:1.罪過;過失:以贖前愆。2.錯過;耽誤:愆期。
【伏】: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隱藏:潛伏。伏擊。晝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頭承認;被迫接受:伏誅。6.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7.姓。8.伏特的簡稱。1安的電流通過電阻為1歐的導線時,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