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怎么讀 懸的意思

漢字 | 懸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ㄩㄢˊ |
部首 | [心] 心字底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16 |
異體字 | 懸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簡體字形 | 懸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1F8 |
其它編碼 | 五筆:hitn 倉頡:bfp 鄭碼:lczw 四角:72339 |
筆順編碼 | 2511112343554234454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一一丨ノ丶ノフフ丶丨ノ丶丶フ丶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橫 豎鉤 撇 點 撇 撇折 撇折 點 豎鉤 撇 點 點 斜鉤 點 點 |
懸字的意思
1.掛、繫:“懸壺濟世”。《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傳下?費長房傳》:“又臥於空室,以朽索懸萬斤石於心上。”宋?張耒《海州道中詩二首之二》:“逃屋無人草滿家,纍纍秋蔓懸寒瓜。”
2.牽掛﹑掛念:“懸念”、“懸思”。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詩》:“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你昨兒可告了我不曾?教我懸了一夜的心。”
3.公示﹑公布:“懸賞”。《孫子?九地》:“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
4.高掛的:“懸泉”、“懸瀑”。
5.差別大、距離遠:“懸殊”。
6.久延不決的:“懸案”。《韓非子?亡徵》:“藏怒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臣陰憎而愈憂懼。”
7.憑空﹑無依據:“懸想”。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吾性騃滯,多所未甚諭,安敢懸斷是且非耶?”
懸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懸
xuán ㄒㄩㄢˊ
掛、繫。如:“懸壺濟世”。《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傳下?費長房傳》:“又臥於空室,以朽索懸萬斤石於心上。”宋?張耒《海州道中詩二首之二》:“逃屋無人草滿家,纍纍秋蔓懸寒瓜。”牽掛﹑掛念。如:“懸念”、“懸思”。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詩》:“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你昨兒可告了我不曾?教我懸了一夜的心。”公示﹑公布。如:“懸賞”。《孫子?九地》:“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高掛的。如:“懸泉”、“懸瀑”。差別大、距離遠。如:“懸殊”。久延不決的。如:“懸案”。《韓非子?亡徵》:“藏怒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臣陰憎而愈憂懼。”憑空﹑無依據。如:“懸想”。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吾性騃滯,多所未甚諭,安敢懸斷是且非耶?”英語 hang, suspend, hoist; be hung
德語 h?ngen (V)?,ungel?st, ergebnislos
法語 suspendu,en suspens,suspendre,pendre
懸字的詳細解釋
懸字的辭典解釋
掛、系。如:「懸壺濟世」。《后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費長房傳》:「又臥于空室,以朽索懸萬斤石于心上。」宋·張耒〈海州道中〉詩二首之二:「逃屋無人草滿家,累累秋蔓懸寒瓜。」
牽掛、掛念。如:「懸念」、「懸思」。唐·李白〈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詩:「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紅樓夢·第二七回》:「你昨兒可告了我不曾?教我懸了一夜的心。」
公示、公布。如:「懸賞」。《孫子·九地》:「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
形高掛的。如:「懸泉」、「懸瀑」。
差別大、距離遠。如:「懸殊」。
久延不決的。如:「懸案」。《韓非子·亡征》:「藏怒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臣陰憎而愈憂懼。」
副憑空、無依據。如:「懸想」。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吾性??滯,多所未甚諭,安敢懸斷是且非耶?」
康熙字典解釋
懸【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6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從心。《孟子》猶解倒懸。
又葉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