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結隊的讀音 成群結隊的意思
【解釋】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一群群、一隊隊。《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 魏 兵已到。” 清 王韜 《松濱瑣話·白瓊仙》:“夜間每遇月白風清,恒見宮妝婦女,成群結隊,連袂出行。” 王西彥 《鄉下朋友》:“田雀在低空歡愉飛竄,成群結隊的追逐著。”亦作“ 成群作隊 ”、“ 成群逐隊 ”。《水滸傳》第一○四回:“更有那村姑農婦,丟了鋤麥,撇了灌菜,也是三三兩兩,成群作隊……呆呆地立著,等那粉頭出來。”《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貴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隊,里里外外,來往不絕。”
- 成
- 群
- 結
- 隊
“成群結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éng qún jié duì]
- 漢字注音:
- ㄔㄥˊ ㄑㄩㄣˊ ㄐㄧㄝˊ ㄉㄨㄟ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成群結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一群群﹑一隊隊。 辭典解釋
成群結隊 chéng qún jié duì ㄔㄥˊ ㄑㄩㄣˊ ㄐㄧㄝˊ ㄉㄨㄟˋ 眾多人物聚在一起。《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無奈那雀兒成群結隊價來偷吃谷粟,才趕得東邊的去,又向西邊來吃。」《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魏兵已到。」也作「成群打伙」、「成群結黨」、「成群結伙」、「成群作隊」。
近義詞
三五成群反義詞
孑然一身,形單影只英語 making up a group, forming a troupe (idiom)?; in large numbers, as a large crowd
法語 en troupe
網絡解釋
【解釋】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一群群、一隊隊。《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 魏 兵已到。” 清 王韜 《松濱瑣話·白瓊仙》:“夜間每遇月白風清,恒見宮妝婦女,成群結隊,連袂出行。” 王西彥 《鄉下朋友》:“田雀在低空歡愉飛竄,成群結隊的追逐著。”亦作“ 成群作隊 ”、“ 成群逐隊 ”。《水滸傳》第一○四回:“更有那村姑農婦,丟了鋤麥,撇了灌菜,也是三三兩兩,成群作隊……呆呆地立著,等那粉頭出來。”《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貴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隊,里里外外,來往不絕。”
“成群結隊”的單字解釋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雞群。建筑群。成群結隊。2.眾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東西:一群孩子。一群馬。5.姓。
【結】:[jié]1.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2.指結成之物。3.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4.繫;扎縛。5.連接。6.聯結;結合。7.聚合;凝聚。8.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9.建造;構築。10.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11.屈曲;盤旋。12.結束;終了。13.判決;治罪。14.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15.揪住,扭住。16.姓。[jiē]見“結巴”、“結實”。
【隊】:[duì]1.集體的編制單位。2.指一個具有某種性質的集體:球隊;樂隊;消防隊。3.行列。4.特指中國少年先鋒隊。參見“隊日”、“隊旗”、“隊禮”。5.量詞。用於成群成列的人或物。[zhuì]1.墜落。後作“墜”。2.指倒翻。3.引申為低沉。4.殞滅;喪失。
“成群結隊”的相關詞語
* 成群結隊的讀音是:chéng qún jié duì,成群結隊的意思:【解釋】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一群群、一隊隊。《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 魏 兵已到。” 清 王韜 《松濱瑣話·白瓊仙》:“夜間每遇月白風清,恒見宮妝婦女,成群結隊,連袂出行。” 王西彥 《鄉下朋友》:“田雀在低空歡愉飛竄,成群結隊的追逐著。”亦作“ 成群作隊 ”、“ 成群逐隊 ”。《水滸傳》第一○四回:“更有那村姑農婦,丟了鋤麥,撇了灌菜,也是三三兩兩,成群作隊……呆呆地立著,等那粉頭出來。”《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貴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隊,里里外外,來往不絕。”
基本解釋
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一群群﹑一隊隊。辭典解釋
成群結隊 chéng qún jié duì ㄔㄥˊ ㄑㄩㄣˊ ㄐㄧㄝˊ ㄉㄨㄟˋ眾多人物聚在一起。《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無奈那雀兒成群結隊價來偷吃谷粟,才趕得東邊的去,又向西邊來吃。」《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魏兵已到。」也作「成群打伙」、「成群結黨」、「成群結伙」、「成群作隊」。
近義詞
三五成群反義詞
孑然一身,形單影只英語 making up a group, forming a troupe (idiom)?; in large numbers, as a large crowd
法語 en troupe
【解釋】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一群群、一隊隊。《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 魏 兵已到。” 清 王韜 《松濱瑣話·白瓊仙》:“夜間每遇月白風清,恒見宮妝婦女,成群結隊,連袂出行。” 王西彥 《鄉下朋友》:“田雀在低空歡愉飛竄,成群結隊的追逐著。”亦作“ 成群作隊 ”、“ 成群逐隊 ”。《水滸傳》第一○四回:“更有那村姑農婦,丟了鋤麥,撇了灌菜,也是三三兩兩,成群作隊……呆呆地立著,等那粉頭出來。”《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貴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隊,里里外外,來往不絕。”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雞群。建筑群。成群結隊。2.眾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東西:一群孩子。一群馬。5.姓。
【結】:[jié]1.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2.指結成之物。3.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4.繫;扎縛。5.連接。6.聯結;結合。7.聚合;凝聚。8.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9.建造;構築。10.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11.屈曲;盤旋。12.結束;終了。13.判決;治罪。14.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15.揪住,扭住。16.姓。[jiē]見“結巴”、“結實”。
【隊】:[duì]1.集體的編制單位。2.指一個具有某種性質的集體:球隊;樂隊;消防隊。3.行列。4.特指中國少年先鋒隊。參見“隊日”、“隊旗”、“隊禮”。5.量詞。用於成群成列的人或物。[zhuì]1.墜落。後作“墜”。2.指倒翻。3.引申為低沉。4.殞滅;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