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頭炮的讀音 打頭炮的意思
打頭炮 本為軍事用語,即發射第一發炮彈,現借指討論座談會上第一個發言或在某種場合帶頭行動。 《李有才板話》三:這次喜富已經下了臺,他想趁勢算一下舊賬,便悄悄向幾個人道: “只要你們大家有意見愿意提,我可以打頭一炮!” 茅盾 《創作生涯的開始》:“可是,在十一月份的《小說月報》上首先登出來的卻仍舊是《魯迅論》,因為葉圣陶從編輯的角度考慮,認為還是用魯迅來打頭炮比較好。” 張養明 《書記送糞打頭炮》詩:“旭日輕輕揭晨霧,書記揮汗打頭炮。”
- 打
- 頭
- 炮
“打頭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ǎ tóu pào]
- 漢字注音:
- ㄉㄚˇ ㄊㄡˊ ㄆㄠˋ
- 簡繁字形:
- 打頭炮
- 是否常用:
- 是
“打頭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打頭炮 dǎ tóupào
(1) [fire the first shot]∶開第一炮
(2) [be the first to speak]∶率先說話
(3) [be the first to act]∶率先行動
辭典解釋
打頭炮 dǎ tóu pào ㄉㄚˇ ㄊㄡˊ ㄆㄠˋ 比喻首先發言。
網絡解釋
打頭炮
本為軍事用語,即發射第一發炮彈,現借指討論座談會上第一個發言或在某種場合帶頭行動。
《李有才板話》三:這次喜富已經下了臺,他想趁勢算一下舊賬,便悄悄向幾個人道: “只要你們大家有意見愿意提,我可以打頭一炮!”
茅盾 《創作生涯的開始》:“可是,在十一月份的《小說月報》上首先登出來的卻仍舊是《魯迅論》,因為葉圣陶從編輯的角度考慮,認為還是用魯迅來打頭炮比較好。”
張養明 《書記送糞打頭炮》詩:“旭日輕輕揭晨霧,書記揮汗打頭炮。”
“打頭炮”的單字解釋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炮】:[pào]1.口徑在2厘米以上,能發射炮彈的重型射擊武器,火力強,射程遠。種類很多,有迫擊炮、榴彈炮、加農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國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機械發射石頭的。火藥發明后,改為用火藥發射鐵彈丸。2.爆竹:鞭炮。花炮。3.爆破土石等在鑿眼里裝上炸藥后叫做炮。[páo]1.炮制中藥的一種方法,把生藥放在熱鐵鍋里炒,使它焦黃爆裂,如用這種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2.燒;烤(食物)。[bāo]1.烹調方法,用鍋或鐺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攪拌:炮羊肉。2.烘焙:濕衣服擱在熱炕上,一會兒就炮干了。
“打頭炮”的相關詞語
“打頭炮”造句
她開會發言,最喜愛打頭炮。
這三點里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以環保牌打頭炮。
有了交行打頭炮,銀行業改革發展的大戲還會不斷上演。
如此耀眼的陣容,打頭炮的開場嘉賓也是不凡。
顯然也在宣告將進軍印度,而打頭炮的很可能是面向年輕人群的魅藍Note。
“中秋宴我來曬”之月餅打頭炮。
失智老人護理研究嶗山區“打頭炮”。
選擇仲愷“打頭炮”,足見市里對其經濟發展的倚重程度。
陳佩斯自導自演"戲臺"打頭炮。
本片是漫威第三階段中打頭炮的影片,上映時間定在了2016年的5月6日。
* 打頭炮的讀音是:dǎ tóu pào,打頭炮的意思:打頭炮 本為軍事用語,即發射第一發炮彈,現借指討論座談會上第一個發言或在某種場合帶頭行動。 《李有才板話》三:這次喜富已經下了臺,他想趁勢算一下舊賬,便悄悄向幾個人道: “只要你們大家有意見愿意提,我可以打頭一炮!” 茅盾 《創作生涯的開始》:“可是,在十一月份的《小說月報》上首先登出來的卻仍舊是《魯迅論》,因為葉圣陶從編輯的角度考慮,認為還是用魯迅來打頭炮比較好。” 張養明 《書記送糞打頭炮》詩:“旭日輕輕揭晨霧,書記揮汗打頭炮。”
基本解釋
打頭炮 dǎ tóupào
(1) [fire the first shot]∶開第一炮
(2) [be the first to speak]∶率先說話
(3) [be the first to act]∶率先行動
辭典解釋
打頭炮 dǎ tóu pào ㄉㄚˇ ㄊㄡˊ ㄆㄠˋ比喻首先發言。
打頭炮
本為軍事用語,即發射第一發炮彈,現借指討論座談會上第一個發言或在某種場合帶頭行動。《李有才板話》三:這次喜富已經下了臺,他想趁勢算一下舊賬,便悄悄向幾個人道: “只要你們大家有意見愿意提,我可以打頭一炮!”
茅盾 《創作生涯的開始》:“可是,在十一月份的《小說月報》上首先登出來的卻仍舊是《魯迅論》,因為葉圣陶從編輯的角度考慮,認為還是用魯迅來打頭炮比較好。”
張養明 《書記送糞打頭炮》詩:“旭日輕輕揭晨霧,書記揮汗打頭炮。”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炮】:[pào]1.口徑在2厘米以上,能發射炮彈的重型射擊武器,火力強,射程遠。種類很多,有迫擊炮、榴彈炮、加農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國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機械發射石頭的。火藥發明后,改為用火藥發射鐵彈丸。2.爆竹:鞭炮。花炮。3.爆破土石等在鑿眼里裝上炸藥后叫做炮。[páo]1.炮制中藥的一種方法,把生藥放在熱鐵鍋里炒,使它焦黃爆裂,如用這種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2.燒;烤(食物)。[bāo]1.烹調方法,用鍋或鐺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攪拌:炮羊肉。2.烘焙:濕衣服擱在熱炕上,一會兒就炮干了。
她開會發言,最喜愛打頭炮。
這三點里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以環保牌打頭炮。
有了交行打頭炮,銀行業改革發展的大戲還會不斷上演。
如此耀眼的陣容,打頭炮的開場嘉賓也是不凡。
顯然也在宣告將進軍印度,而打頭炮的很可能是面向年輕人群的魅藍Note。
“中秋宴我來曬”之月餅打頭炮。
失智老人護理研究嶗山區“打頭炮”。
選擇仲愷“打頭炮”,足見市里對其經濟發展的倚重程度。
陳佩斯自導自演"戲臺"打頭炮。
本片是漫威第三階段中打頭炮的影片,上映時間定在了2016年的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