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瓜子的讀音 打瓜子的意思
打瓜子 打瓜子又稱馬陵打瓜子:盛產于安徽宿松東鄉許嶺一帶,安徽六安延淠河一帶也盛產。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殼薄仁香。南京建都后馬氏親口將打瓜命名馬陵瓜,打瓜籽定為貢品。將軍后御封田園馬陵瓜子盛產于安徽宿松東鄉許嶺一帶,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殼薄仁香。當年朱元璋同陳友諒決戰鄱陽湖,邑人石良將軍率援軍攜糧草,帶“打瓜”參戰,將士食后斗志倍增,馬氏娘娘品之亦贊不絕口。南京建都后馬氏親口將打瓜命名馬陵瓜,打瓜籽定為貢品。 馬陵打瓜子風味獨特,其新工藝產品品位更佳,是休閑待客的理想珍品。二000年在上海、安慶等地展銷會上,名傳華東,譽滿神洲。
- 打
- 瓜
- 子
“打瓜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ǎ guā zi]
- 漢字注音:
- ㄉㄚˇ ㄍㄨㄚ ˙ㄗ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打瓜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打瓜子 dǎ guā zi ㄉㄚˇ ㄍㄨㄚ ˙ㄗ 一種小孩游戲,比賽后處罰輸者的方式。用兩個手指打在對方的肐膊上。
《醒世姻緣傳.第七五回》:「我合你贏打瓜子,我輸了,給你一個錢;你輸了,打你一瓜子。」
網絡解釋
打瓜子
打瓜子又稱馬陵打瓜子:盛產于安徽宿松東鄉許嶺一帶,安徽六安延淠河一帶也盛產。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殼薄仁香。南京建都后馬氏親口將打瓜命名馬陵瓜,打瓜籽定為貢品。將軍后御封田園馬陵瓜子盛產于安徽宿松東鄉許嶺一帶,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殼薄仁香。當年朱元璋同陳友諒決戰鄱陽湖,邑人石良將軍率援軍攜糧草,帶“打瓜”參戰,將士食后斗志倍增,馬氏娘娘品之亦贊不絕口。南京建都后馬氏親口將打瓜命名馬陵瓜,打瓜籽定為貢品。
馬陵打瓜子風味獨特,其新工藝產品品位更佳,是休閑待客的理想珍品。二000年在上海、安慶等地展銷會上,名傳華東,譽滿神洲。
“打瓜子”的單字解釋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瓜】:1.蔓生植物,葉子像手掌,花多是黃色;果實可以吃。種類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黃瓜等。2.這種植物的果實。3.(Guā)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打瓜子”的相關詞語
* 打瓜子的讀音是:dǎ guā zi,打瓜子的意思:打瓜子 打瓜子又稱馬陵打瓜子:盛產于安徽宿松東鄉許嶺一帶,安徽六安延淠河一帶也盛產。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殼薄仁香。南京建都后馬氏親口將打瓜命名馬陵瓜,打瓜籽定為貢品。將軍后御封田園馬陵瓜子盛產于安徽宿松東鄉許嶺一帶,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殼薄仁香。當年朱元璋同陳友諒決戰鄱陽湖,邑人石良將軍率援軍攜糧草,帶“打瓜”參戰,將士食后斗志倍增,馬氏娘娘品之亦贊不絕口。南京建都后馬氏親口將打瓜命名馬陵瓜,打瓜籽定為貢品。 馬陵打瓜子風味獨特,其新工藝產品品位更佳,是休閑待客的理想珍品。二000年在上海、安慶等地展銷會上,名傳華東,譽滿神洲。
辭典解釋
打瓜子 dǎ guā zi ㄉㄚˇ ㄍㄨㄚ ˙ㄗ一種小孩游戲,比賽后處罰輸者的方式。用兩個手指打在對方的肐膊上。
《醒世姻緣傳.第七五回》:「我合你贏打瓜子,我輸了,給你一個錢;你輸了,打你一瓜子。」
打瓜子
打瓜子又稱馬陵打瓜子:盛產于安徽宿松東鄉許嶺一帶,安徽六安延淠河一帶也盛產。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殼薄仁香。南京建都后馬氏親口將打瓜命名馬陵瓜,打瓜籽定為貢品。將軍后御封田園馬陵瓜子盛產于安徽宿松東鄉許嶺一帶,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殼薄仁香。當年朱元璋同陳友諒決戰鄱陽湖,邑人石良將軍率援軍攜糧草,帶“打瓜”參戰,將士食后斗志倍增,馬氏娘娘品之亦贊不絕口。南京建都后馬氏親口將打瓜命名馬陵瓜,打瓜籽定為貢品。馬陵打瓜子風味獨特,其新工藝產品品位更佳,是休閑待客的理想珍品。二000年在上海、安慶等地展銷會上,名傳華東,譽滿神洲。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瓜】:1.蔓生植物,葉子像手掌,花多是黃色;果實可以吃。種類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黃瓜等。2.這種植物的果實。3.(Guā)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