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托孤寄命的意思 托孤寄命的讀音和出處

    • tuō
    • mìng
    成語名稱:
    托孤寄命
    成語拼音:
    [tuō gū jì mìng]
    成語解釋:
    托孤:以遺孤相托;寄命:以重要事情相托。臨終前將孤兒及重要事情相委托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第七卷:“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韓魏公之凝立,亦此類也。”
    成語例句:
    清·魏源《默觚·學篇》:“日僤養馬而嚴威,可以托孤寄命矣。”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臨終時
    結構類型:
    聯合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托孤寄命
    英文翻譯:
    A lonely life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托孤寄命”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T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托孤 遺孤 寄命 重要 事情 相托 臨終 孤兒 委托

    成語托孤寄命

    “托孤寄命”的單字解釋

    】:1.用手掌或器物承舉:托著茶盤。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類似座子的東西:槍托。花托。3.襯;墊:烘云托月。托上一層紙。4.請人代辦:委托。5.寄放:托兒所。6.借故推辭:托詞。7.依賴:托福。8.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1托等于133.322帕。
    】:1.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的孩子:孤兒。2.單獨:孤立。孤軍深入。3.中國古代王侯的自稱。
    】:1.原指托人遞送,現在專指通過郵局遞送:寄信。寄錢。包裹已經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賦詩寄懷。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別人;依附別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籬下。4.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兒。寄女。5.姓。
    】:1.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2.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xiàng)。命運(a.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b.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給予(名稱等):命名。命題。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托孤寄命”的相關成語

    “托孤寄命”的關聯成語

    “托孤寄命”造句

    公元649年,為尊崇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

    舉目四望,誰又能托孤寄命呢?最后想起睡在我身旁的王聿先,以他醫生的專業,對三戰區還是需用的人才,也許可望不死,并且他為人還較正派。

    唐貞觀二十三年為旌表蜀國宰相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忠君愛國品質,更名為奉節縣,一直沿用至今。

    唐貞觀二十三年,為尊崇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

    公元649年,為尊崇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名奉節縣。

    天帝托孤寄命,遂親自下凡尋找冰火,不想尋人未果卻與一凡間女子兩情相悅,私定終身,誕下一女,羲和得知大怒,但還是讓那女嬰以愛心成仙,取名嫦娥,執掌月宮。

    15、義膽忠肝,六經以來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宣體履至實,直內方外,歷在三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節,可謂柱石臣也。

    為旌表蜀國宰相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忠君愛國品質,更名為奉節縣,一直沿用至今。

    十三年(公元649年),為旌表諸葛亮奉劉備“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忠君愛國思想,更名為奉節縣。

    * 托孤寄命的意思 托孤寄命的成語解釋 托孤寄命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