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券的讀音 折券的意思
折券 折券的解釋是毀棄債券,不再索取。
- 折
- 券
“折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é quàn]
- 漢字注音:
- ㄓㄜˊ ㄑㄨ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折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毀棄債券,不再索取。《漢書.高帝紀上》:"﹝高祖﹞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顏師古注:"以簡牘為契券﹐既不征索﹐故折毀之﹐棄其所負。"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宋清賣藥于長安西市……貧士請藥﹐常多折券。"宋郭彖《睽車志》卷一:"﹝林靈素﹞嘗從旗亭貰酒﹐久不歸直。其人督之﹐靈素計窘﹐即舉手自捫其面……其人驚怖﹐竟為折券。"后亦以"折券"指沽酒。 辭典解釋
折券 zhé quàn ㄓㄜˊ ㄑㄩㄢˋ 毀掉債券,不再索償,或毀掉契約,不再受拘束限制。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唐.蔣防《霍小玉傳》:「長安有媒鮑十一娘者,故薛駙馬家青衣也;折券從良,十余年矣。」
網絡解釋
折券
折券的解釋是毀棄債券,不再索取。
“折券”的單字解釋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券】:[quàn]票據或作憑證的紙片:入場券。債券。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劵”作為“券”的異體字。其實“劵”本為“倦”的異體字,“券”和“劵”在意義上并無關聯,故不將“劵”作為“券”的異體字。[xuàn]拱券,門、窗、橋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構件:發券。打券。
“折券”的相關成語
“折券”的相關詞語
* 折券的讀音是:zhé quàn,折券的意思:折券 折券的解釋是毀棄債券,不再索取。
基本解釋
謂毀棄債券,不再索取。《漢書.高帝紀上》:"﹝高祖﹞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顏師古注:"以簡牘為契券﹐既不征索﹐故折毀之﹐棄其所負。"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宋清賣藥于長安西市……貧士請藥﹐常多折券。"宋郭彖《睽車志》卷一:"﹝林靈素﹞嘗從旗亭貰酒﹐久不歸直。其人督之﹐靈素計窘﹐即舉手自捫其面……其人驚怖﹐竟為折券。"后亦以"折券"指沽酒。辭典解釋
折券 zhé quàn ㄓㄜˊ ㄑㄩㄢˋ毀掉債券,不再索償,或毀掉契約,不再受拘束限制。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唐.蔣防《霍小玉傳》:「長安有媒鮑十一娘者,故薛駙馬家青衣也;折券從良,十余年矣。」
折券
折券的解釋是毀棄債券,不再索取。【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券】:[quàn]票據或作憑證的紙片:入場券。債券。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劵”作為“券”的異體字。其實“劵”本為“倦”的異體字,“券”和“劵”在意義上并無關聯,故不將“劵”作為“券”的異體字。[xuàn]拱券,門、窗、橋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構件:發券。打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