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正的讀音 折正的意思
折正 指正;糾正 漢 班固 《白虎通·諫諍》:“臣諫君以義,故折正之也。”《新唐書·韓休傳》:“ 休 臨事或折正 嵩 , 嵩 不能平。”《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朝廷與 契丹 通好歲久,故事、儀式,遺散者多,每使人生事,無以折正。”
- 折
- 正
“折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é zhèng]
- 漢字注音:
- ㄕㄜˊ ㄓㄥ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折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正;糾正。
網絡解釋
折正
指正;糾正
漢 班固 《白虎通·諫諍》:“臣諫君以義,故折正之也。”《新唐書·韓休傳》:“ 休 臨事或折正 嵩 , 嵩 不能平。”《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朝廷與 契丹 通好歲久,故事、儀式,遺散者多,每使人生事,無以折正。”
“折正”的單字解釋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折正”的相關詞語
* 折正的讀音是:shé zhèng,折正的意思:折正 指正;糾正 漢 班固 《白虎通·諫諍》:“臣諫君以義,故折正之也。”《新唐書·韓休傳》:“ 休 臨事或折正 嵩 , 嵩 不能平。”《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朝廷與 契丹 通好歲久,故事、儀式,遺散者多,每使人生事,無以折正。”
基本解釋
指正;糾正。折正
指正;糾正漢 班固 《白虎通·諫諍》:“臣諫君以義,故折正之也。”《新唐書·韓休傳》:“ 休 臨事或折正 嵩 , 嵩 不能平。”《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朝廷與 契丹 通好歲久,故事、儀式,遺散者多,每使人生事,無以折正。”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