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怎么讀 拔的意思

漢字 | 拔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ㄚˊ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5 |
異體字 | ? 叐 抜 柿 ?? ?? ?? 扷 犮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2D4 |
其它編碼 | 五筆:rdcy 倉頡:qike 鄭碼:dgxs 四角:53047 |
筆順編碼 | 12113544 |
筆順名稱 | 橫 豎鉤 提 橫 撇 橫撇/橫鉤 捺 點 |
拔字的意思
1.把固定或隱藏在其他物體里的東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劍。拔刺。拔了一顆牙。拔了禍根。
2.吸出(毒氣等):拔毒。拔火。拔罐子。
3.挑選(多指人才):選拔。
4.向高提:拔嗓子。
5.超出;高出:海拔。出類拔萃。
6.奪取;攻克(據點、城池等):連拔敵軍三個據點。
7.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變涼: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
8.姓。
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拔
bá ㄅㄚˊ
抽,拉出,連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長。 奪取軍事上的據點:連拔數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兒。 選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樹、建筑物等高聳在地面上)。拔尖兒。出類拔萃。 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變涼: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 改變:堅韌不拔。心志不可拔。英語 uproot, pull out
德語 ausrei?en, auszupfen, ausrupfen, herausziehen (V)
法語 tirer,arracher
拔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拔 bá
〈動〉
(1) (形聲。從手,犮( bó)聲。本義:拔起,拔出)
(2) 同本義 [pull out;pull up]
拔,擢也。——《說文》
拔,引也。——《蒼頡篇》
確乎其不可拔。——《易·乾》。鄭注:“移也。”
拔河。——《封氏見聞錄》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上》
力拔山兮氣蓋世。——《史記·項羽本紀》
(3) 又
拔劍切而啖之。
(4) 又
拔劍撞而破之。
拔刃奮起。——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5)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6) 選拔;提拔 [promote]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諸葛亮《出師表》
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與韓荊州書》
(7) 又如:拔用(提拔任用);拔補(提拔補官);選拔(挑選);提拔(挑選人員任更高職)
(8) 突出;超出 [stand out]
勢拔五岳掩赤城。—— 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9) 又如:拔絕(卓越);出類拔萃(才能出眾)
(10) 突起 [rise high]
皆峭拔險怪。——宋· 沈括《夢溪筆談》
然峭拔秀麗皆不可與小孤比。——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11) 又如:挺拔(直立而高聳);拔立(聳立;挺立)
(12) 脫身;脫離,擺脫 [escape from]。如:拔哨(偷偷溜走);拔身(脫身);拔不出腿(事多擺脫不開)
(13) 攻取 [seize;capture]
拔石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已拔趙。——《史記·魏公子列傳》
(14) 又如:拔城;連拔敵人四個據點
(15) 移動 [move]
亮拔縣千余家。—— 羅貫中《三國演義》
(16) 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它變涼 [cool in water]。如:把西瓜放在水里拔一拔
(17) 吸出 [毒氣等] [draw out]。如:拔火罐;拔毒
拔字的辭典解釋
拉出、抽出。如:「拔草」、「拔旗」、「拔劍」。《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吸取。如:「拔毒」、「拔出膿來」。
除去。如:「拔禍根」、「拔去眼中釘,肉中刺」。
選出。如:「提拔」、「選拔」。《漢書·卷七五·李尋傳》:「閉絕私路,拔進英雋。」
特出。《孟子·公孫丑上》:「出于其類,拔乎其萃。」《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
拉高。如:「拔起嗓門尖叫。」
動搖、改變。如:「堅忍不拔」、「牢不可拔」。《易經·乾卦·文言》:「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
攻取、占領。如:「連拔五城」。《孫子·謀攻》:「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矯治。如:「用藥膏將扭傷的脖子拔直。」
名括,箭的尾端。《詩經·秦風·駟驖》:「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漢·毛亨·傳:「拔,矢末也。」
副急速。《禮記·少禮》:「毋拔來,毋報往。」漢·鄭玄·注:「拔、赴皆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