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包策馬的讀音 挑包策馬的意思
辭典解釋挑包策馬 tiāo bāo cè mǎ 挑著包袱,鞭策著馬匹。形容趕路的樣子。 《西游記.第二五回》:「那大仙說聲趕,縱起云頭,往西一望,只見那和尚挑包策馬,正然走路。」
- 挑
- 包
- 策
- 馬
“挑包策馬”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iāo bāo cè mǎ]
- 漢字注音:
- ㄊㄧㄠ ㄅㄠ ㄘㄜˋ ㄇㄚˇ
- 簡繁字形:
- 挑包策馬
- 是否常用:
- 否
“挑包策馬”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挑包策馬 tiāo bāo cè mǎ ㄊㄧㄠ ㄅㄠ ㄘㄜˋ ㄇㄚˇ 挑著包袱,鞭策著馬匹。形容趕路的樣子。
《西游記.第二五回》:「那大仙說聲趕,縱起云頭,往西一望,只見那和尚挑包策馬,正然走路。」
網絡解釋
“挑包策馬”的單字解釋
【挑】:[tiāo]1.擔:挑水。2.選擇:挑選。3.挑剔:挑毛病。4.扁擔和它兩端掛著的東西:貨挑兒。5.量詞。用于成挑的東西:一挑水果。[tiǎo]1.用細長的東西的一頭把東西舉起或弄起:挑簾子。2.用細長的或有尖的東西撥開或撥出:挑火(撥開爐灶的蓋火,露出火苗)。挑刺。3.挑動:挑撥是非。4.一種刺繡方法。用針挑起經線或緯線,連針帶線從底下穿過去,以構成花紋、圖案等。5.也叫提。漢字的一種筆畫,即“?”。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馬】:同“馬”。
“挑包策馬”的相關詞語
* 挑包策馬的讀音是:tiāo bāo cè mǎ,挑包策馬的意思:辭典解釋挑包策馬 tiāo bāo cè mǎ 挑著包袱,鞭策著馬匹。形容趕路的樣子。 《西游記.第二五回》:「那大仙說聲趕,縱起云頭,往西一望,只見那和尚挑包策馬,正然走路。」
辭典解釋
挑包策馬 tiāo bāo cè mǎ ㄊㄧㄠ ㄅㄠ ㄘㄜˋ ㄇㄚˇ挑著包袱,鞭策著馬匹。形容趕路的樣子。
《西游記.第二五回》:「那大仙說聲趕,縱起云頭,往西一望,只見那和尚挑包策馬,正然走路。」
【挑】:[tiāo]1.擔:挑水。2.選擇:挑選。3.挑剔:挑毛病。4.扁擔和它兩端掛著的東西:貨挑兒。5.量詞。用于成挑的東西:一挑水果。[tiǎo]1.用細長的東西的一頭把東西舉起或弄起:挑簾子。2.用細長的或有尖的東西撥開或撥出:挑火(撥開爐灶的蓋火,露出火苗)。挑刺。3.挑動:挑撥是非。4.一種刺繡方法。用針挑起經線或緯線,連針帶線從底下穿過去,以構成花紋、圖案等。5.也叫提。漢字的一種筆畫,即“?”。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馬】: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