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厲的讀音 振厲的意思
振厲 引證解釋 1、凌厲;迅猛。 三國 魏 阮籍 《東平賦》:“云電相干,長風振厲,蕭條太原。”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俄然鼓角四起,聲愈振厲。”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國勢尊隆,兵威振厲。” 2、亦作“ 振勵 ”。奮勉;振作。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精擇一人之沉鷙有謀,開豁無他者,委以 荊 襄 之任,寬其文法,聽其廢置,撫摩振厲,于三數年之間,則國家之勢成矣。” 明 張居正 《請諭戒邊臣疏》:“亦以見皇上臨御之初,留心邊事,蓋鼓舞振勵之一機也。”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是以區區思自振勵,將盡披其愚陋而求簡擇焉。”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青島潮附錄一》:“ 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長大學,全國學界,始有發皇振厲之氣。”
- 振
- 厲
“振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èn lì]
- 漢字注音:
- ㄓㄣˋ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振厲
- 是否常用:
- 否
“振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凌厲;迅猛。 2.亦作"振勵"。奮勉;振作。
網絡解釋
振厲
引證解釋
1、凌厲;迅猛。
三國 魏 阮籍 《東平賦》:“云電相干,長風振厲,蕭條太原。”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俄然鼓角四起,聲愈振厲。”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國勢尊隆,兵威振厲。”
2、亦作“ 振勵 ”。奮勉;振作。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精擇一人之沉鷙有謀,開豁無他者,委以 荊 襄 之任,寬其文法,聽其廢置,撫摩振厲,于三數年之間,則國家之勢成矣。”
明 張居正 《請諭戒邊臣疏》:“亦以見皇上臨御之初,留心邊事,蓋鼓舞振勵之一機也。”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是以區區思自振勵,將盡披其愚陋而求簡擇焉。”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青島潮附錄一》:“ 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長大學,全國學界,始有發皇振厲之氣。”
“振厲”的單字解釋
“振厲”的相關詞語
* 振厲的讀音是:zhèn lì,振厲的意思:振厲 引證解釋 1、凌厲;迅猛。 三國 魏 阮籍 《東平賦》:“云電相干,長風振厲,蕭條太原。”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俄然鼓角四起,聲愈振厲。”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國勢尊隆,兵威振厲。” 2、亦作“ 振勵 ”。奮勉;振作。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精擇一人之沉鷙有謀,開豁無他者,委以 荊 襄 之任,寬其文法,聽其廢置,撫摩振厲,于三數年之間,則國家之勢成矣。” 明 張居正 《請諭戒邊臣疏》:“亦以見皇上臨御之初,留心邊事,蓋鼓舞振勵之一機也。”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是以區區思自振勵,將盡披其愚陋而求簡擇焉。”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青島潮附錄一》:“ 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長大學,全國學界,始有發皇振厲之氣。”
基本解釋
1.凌厲;迅猛。 2.亦作"振勵"。奮勉;振作。振厲
引證解釋1、凌厲;迅猛。
三國 魏 阮籍 《東平賦》:“云電相干,長風振厲,蕭條太原。”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俄然鼓角四起,聲愈振厲。”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國勢尊隆,兵威振厲。”
2、亦作“ 振勵 ”。奮勉;振作。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精擇一人之沉鷙有謀,開豁無他者,委以 荊 襄 之任,寬其文法,聽其廢置,撫摩振厲,于三數年之間,則國家之勢成矣。”
明 張居正 《請諭戒邊臣疏》:“亦以見皇上臨御之初,留心邊事,蓋鼓舞振勵之一機也。”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是以區區思自振勵,將盡披其愚陋而求簡擇焉。”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青島潮附錄一》:“ 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長大學,全國學界,始有發皇振厲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