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救的讀音 振救的意思
振救 【詞目】振救 【拼音】zhèn jiù 【釋義】亦作“振捄”。 1.救助;拯救。《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吾無專享文武之功,且為后人之迷敗傾覆而溺入于難,則振救之。”《史記·秦始皇本紀》:“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全國命之所寄在此一二千萬人中,其馀二萬萬人,雖有智勇,無能為役,此其國所以一敗涂地而不可振救也。” 2.賑濟。《漢書·魏相傳》:“二千石不豫慮其難,使至于此,賴明詔振捄,乃得蒙更生。” 宋 蘇軾 《乞免五谷力勝稅錢札子》:“所得未必減于力勝,而災傷之地,有無相通,易為振救。”
- 振
- 救
“振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èn jiù]
- 漢字注音:
- ㄓㄣˋ ㄐㄧㄡ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振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振救 zhènjiù
(1) [to relieve those in distress; to rescue from predicament]∶援助,挽救
(2) [to relieve famine or flood victims]∶周濟,賑濟
莫之振救。——漢· 賈誼《論積貯疏》
辭典解釋
振救 zhèn jiù ㄓㄣˋ ㄐㄧㄡˋ 救助、周濟。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且為后人之迷敗傾覆而溺于難,則振救之。」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網絡解釋
振救
【詞目】振救
【拼音】zhèn jiù
【釋義】亦作“振捄”。
1.救助;拯救。《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吾無專享文武之功,且為后人之迷敗傾覆而溺入于難,則振救之。”《史記·秦始皇本紀》:“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全國命之所寄在此一二千萬人中,其馀二萬萬人,雖有智勇,無能為役,此其國所以一敗涂地而不可振救也。”
2.賑濟。《漢書·魏相傳》:“二千石不豫慮其難,使至于此,賴明詔振捄,乃得蒙更生。” 宋 蘇軾 《乞免五谷力勝稅錢札子》:“所得未必減于力勝,而災傷之地,有無相通,易為振救。”
“振救”的單字解釋
【振】:1.搖動;揮動:振翅。振筆疾書。2.振動:共振。諧振。振幅。3.奮起;振作:振奮。振起精神來。聽說比賽開始,觀眾精神一振。4.姓。
【救】:1.援助使脫離災難或危險:救命。挽救。營救。搭救。搶救。一定要把他救出來。2.援助人、物使免于(災難、危險):救亡。救荒。救災。救急。
“振救”的相關詞語
* 振救的讀音是:zhèn jiù,振救的意思:振救 【詞目】振救 【拼音】zhèn jiù 【釋義】亦作“振捄”。 1.救助;拯救。《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吾無專享文武之功,且為后人之迷敗傾覆而溺入于難,則振救之。”《史記·秦始皇本紀》:“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全國命之所寄在此一二千萬人中,其馀二萬萬人,雖有智勇,無能為役,此其國所以一敗涂地而不可振救也。” 2.賑濟。《漢書·魏相傳》:“二千石不豫慮其難,使至于此,賴明詔振捄,乃得蒙更生。” 宋 蘇軾 《乞免五谷力勝稅錢札子》:“所得未必減于力勝,而災傷之地,有無相通,易為振救。”
基本解釋
振救 zhènjiù
(1) [to relieve those in distress; to rescue from predicament]∶援助,挽救
(2) [to relieve famine or flood victims]∶周濟,賑濟
莫之振救。——漢· 賈誼《論積貯疏》
辭典解釋
振救 zhèn jiù ㄓㄣˋ ㄐㄧㄡˋ救助、周濟。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且為后人之迷敗傾覆而溺于難,則振救之。」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振救
【詞目】振救【拼音】zhèn jiù
【釋義】亦作“振捄”。
1.救助;拯救。《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吾無專享文武之功,且為后人之迷敗傾覆而溺入于難,則振救之。”《史記·秦始皇本紀》:“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全國命之所寄在此一二千萬人中,其馀二萬萬人,雖有智勇,無能為役,此其國所以一敗涂地而不可振救也。”
2.賑濟。《漢書·魏相傳》:“二千石不豫慮其難,使至于此,賴明詔振捄,乃得蒙更生。” 宋 蘇軾 《乞免五谷力勝稅錢札子》:“所得未必減于力勝,而災傷之地,有無相通,易為振救。”

【振】:1.搖動;揮動:振翅。振筆疾書。2.振動:共振。諧振。振幅。3.奮起;振作:振奮。振起精神來。聽說比賽開始,觀眾精神一振。4.姓。
【救】:1.援助使脫離災難或危險:救命。挽救。營救。搭救。搶救。一定要把他救出來。2.援助人、物使免于(災難、危險):救亡。救荒。救災。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