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石的讀音 搗衣石的意思
搗衣石 搗衣石 又名“女須砧”。相傳屈原的母親死得很早,比屈原大10歲的屈姊女須對他百般疼愛。女須是一位賢德的女性,對屈原深懷姊弟之情,從小便由她取代了母愛。屈府雖然有若干傭人,女須有時候親手給屈原洗衣,似乎要從屈原的穿著上尋找有沒有照顧不周的蛛絲馬跡。搗衣石是女須給屈原洗過衣裳的地方,遺址在秭歸東北方向的女須廟前,搗衣溪畔,與濯纓泉隔溪相望。袁山松《宜都山川記》說:“屈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須廟,搗衣石猶存。”實跡于今已難尋覓。譚光沛《吟女須》詩:“秭歸永固溯開基,千古著名數女須。賢德由來傳淑訓,嬋媛非是表芳姿。搗衣溪畔砧仍舊,照面井中月上時。昔日繡花當此際,錦文滿幅夜遲遲。”
- 搗
- 衣
- 石
“搗衣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ǎo yī shí]
- 漢字注音:
- ㄉㄠˇ ㄧ ㄕˊ
- 簡繁字形:
- 擣衣石
- 是否常用:
- 否
“搗衣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捶洗衣服時用的石頭。 2.陜西省勉縣舊褒城縣境有女郎山﹐山下有大石﹐相傳為東漢張魯女搗衣所用之石。又荊州秭歸縣境古有屈原宅﹐亦有搗衣石。
網絡解釋
搗衣石
搗衣石 又名“女須砧”。相傳屈原的母親死得很早,比屈原大10歲的屈姊女須對他百般疼愛。女須是一位賢德的女性,對屈原深懷姊弟之情,從小便由她取代了母愛。屈府雖然有若干傭人,女須有時候親手給屈原洗衣,似乎要從屈原的穿著上尋找有沒有照顧不周的蛛絲馬跡。搗衣石是女須給屈原洗過衣裳的地方,遺址在秭歸東北方向的女須廟前,搗衣溪畔,與濯纓泉隔溪相望。袁山松《宜都山川記》說:“屈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須廟,搗衣石猶存。”實跡于今已難尋覓。譚光沛《吟女須》詩:“秭歸永固溯開基,千古著名數女須。賢德由來傳淑訓,嬋媛非是表芳姿。搗衣溪畔砧仍舊,照面井中月上時。昔日繡花當此際,錦文滿幅夜遲遲。”
“搗衣石”的單字解釋
【搗】:1.用棍子等的一端撞擊:搗蒜。搗米。用胳膊肘搗了他一下。直搗敵營。2.捶打:搗衣服。3.攪擾:搗亂。搗麻煩。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搗衣石”的相關詞語
* 搗衣石的讀音是:dǎo yī shí,搗衣石的意思:搗衣石 搗衣石 又名“女須砧”。相傳屈原的母親死得很早,比屈原大10歲的屈姊女須對他百般疼愛。女須是一位賢德的女性,對屈原深懷姊弟之情,從小便由她取代了母愛。屈府雖然有若干傭人,女須有時候親手給屈原洗衣,似乎要從屈原的穿著上尋找有沒有照顧不周的蛛絲馬跡。搗衣石是女須給屈原洗過衣裳的地方,遺址在秭歸東北方向的女須廟前,搗衣溪畔,與濯纓泉隔溪相望。袁山松《宜都山川記》說:“屈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須廟,搗衣石猶存。”實跡于今已難尋覓。譚光沛《吟女須》詩:“秭歸永固溯開基,千古著名數女須。賢德由來傳淑訓,嬋媛非是表芳姿。搗衣溪畔砧仍舊,照面井中月上時。昔日繡花當此際,錦文滿幅夜遲遲。”
基本解釋
1.捶洗衣服時用的石頭。 2.陜西省勉縣舊褒城縣境有女郎山﹐山下有大石﹐相傳為東漢張魯女搗衣所用之石。又荊州秭歸縣境古有屈原宅﹐亦有搗衣石。搗衣石
搗衣石 又名“女須砧”。相傳屈原的母親死得很早,比屈原大10歲的屈姊女須對他百般疼愛。女須是一位賢德的女性,對屈原深懷姊弟之情,從小便由她取代了母愛。屈府雖然有若干傭人,女須有時候親手給屈原洗衣,似乎要從屈原的穿著上尋找有沒有照顧不周的蛛絲馬跡。搗衣石是女須給屈原洗過衣裳的地方,遺址在秭歸東北方向的女須廟前,搗衣溪畔,與濯纓泉隔溪相望。袁山松《宜都山川記》說:“屈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須廟,搗衣石猶存。”實跡于今已難尋覓。譚光沛《吟女須》詩:“秭歸永固溯開基,千古著名數女須。賢德由來傳淑訓,嬋媛非是表芳姿。搗衣溪畔砧仍舊,照面井中月上時。昔日繡花當此際,錦文滿幅夜遲遲。”【搗】:1.用棍子等的一端撞擊:搗蒜。搗米。用胳膊肘搗了他一下。直搗敵營。2.捶打:搗衣服。3.攪擾:搗亂。搗麻煩。
【衣】:[yī]1.衣服:上衣。內衣。大衣。豐衣足食。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東西:筍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給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