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策追羊的讀音 捨策追羊的意思
【解釋】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后,設法補救。【出處】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 捨
- 策
- 追
- 羊
“捨策追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ě cè zhuī yáng]
- 漢字注音:
- ㄕㄜˋ ㄘㄜˋ ㄓㄨㄟ ㄧㄤˊ
- 簡繁字形:
- 舍策追羊
- 是否常用:
- 否
“捨策追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后,設法補救。語本《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網絡解釋
【解釋】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后,設法補救。
【出處】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捨策追羊”的單字解釋
【捨】:同“舍”。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追】:[zhuī]1.趕,緊跟著:追逐。追逼。追隨。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2.回溯過去,補做過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認。3.竭力探求,尋求:追問。追尋。追究。追索。[duī]1.雕琢:追琢(雕刻)。2.古代樂器鐘上用以懸掛的鈕眼。
【羊】:[yáng]1.哺乳動物,反芻類,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綿羊。黃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腸線。羊腸小道。2.姓。[xiáng]古同“祥”,吉祥。
“捨策追羊”的相關詞語
* 捨策追羊的讀音是:shě cè zhuī yáng,捨策追羊的意思:【解釋】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后,設法補救。【出處】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基本解釋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后,設法補救。語本《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解釋】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后,設法補救。
【出處】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捨】:同“舍”。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追】:[zhuī]1.趕,緊跟著:追逐。追逼。追隨。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2.回溯過去,補做過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認。3.竭力探求,尋求:追問。追尋。追究。追索。[duī]1.雕琢:追琢(雕刻)。2.古代樂器鐘上用以懸掛的鈕眼。
【羊】:[yáng]1.哺乳動物,反芻類,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綿羊。黃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腸線。羊腸小道。2.姓。[xiáng]古同“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