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堂的讀音 捲堂的意思
卷堂 juàn táng ㄐㄨㄢˋ ㄊㄤˊ 卷堂(卷堂) 全堂散伙。指生員集體罷學或僧人集體離寺。 1、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今月十三日武學生員為 臨安府 擅將 柯子沖 、 盧德宣 撻逐,卷堂而去。” 2、《水滸傳》第四回:“滿堂僧眾大喊起來,都去柜中取了衣缽要走,此亂叫做卷堂大散。” 3、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遷 臨安 而放四君子,散太學生而使作卷堂文以見志者, 趙 宋 之代是也。”
- 捲
- 堂
“捲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uàn táng]
- 漢字注音:
- ㄐㄩㄢˋ ㄊㄤˊ
- 簡繁字形:
- 卷堂
- 是否常用:
- 否
“捲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全堂散伙。指生員集體罷學或僧人集體離寺。
網絡解釋
卷堂
juàn táng ㄐㄨㄢˋ ㄊㄤˊ
卷堂(卷堂)
全堂散伙。指生員集體罷學或僧人集體離寺。
1、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今月十三日武學生員為 臨安府 擅將 柯子沖 、 盧德宣 撻逐,卷堂而去。”
2、《水滸傳》第四回:“滿堂僧眾大喊起來,都去柜中取了衣缽要走,此亂叫做卷堂大散。”
3、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遷 臨安 而放四君子,散太學生而使作卷堂文以見志者, 趙 宋 之代是也。”
“捲堂”的單字解釋
【捲】:[juǎn]同“卷2”。[quán]古同“拳”,拳頭。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
“捲堂”的相關詞語
* 捲堂的讀音是:juàn táng,捲堂的意思:卷堂 juàn táng ㄐㄨㄢˋ ㄊㄤˊ 卷堂(卷堂) 全堂散伙。指生員集體罷學或僧人集體離寺。 1、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今月十三日武學生員為 臨安府 擅將 柯子沖 、 盧德宣 撻逐,卷堂而去。” 2、《水滸傳》第四回:“滿堂僧眾大喊起來,都去柜中取了衣缽要走,此亂叫做卷堂大散。” 3、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遷 臨安 而放四君子,散太學生而使作卷堂文以見志者, 趙 宋 之代是也。”
基本解釋
1.全堂散伙。指生員集體罷學或僧人集體離寺。卷堂
juàn táng ㄐㄨㄢˋ ㄊㄤˊ卷堂(卷堂)
全堂散伙。指生員集體罷學或僧人集體離寺。
1、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今月十三日武學生員為 臨安府 擅將 柯子沖 、 盧德宣 撻逐,卷堂而去。”
2、《水滸傳》第四回:“滿堂僧眾大喊起來,都去柜中取了衣缽要走,此亂叫做卷堂大散。”
3、清 侯方域 《朋黨論下》:“遷 臨安 而放四君子,散太學生而使作卷堂文以見志者, 趙 宋 之代是也。”
【捲】:[juǎn]同“卷2”。[quán]古同“拳”,拳頭。
【堂】:1.正房:堂屋。2.專為某種活動用的房屋:禮堂。課堂。食堂。3.舊時官府中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大堂。過堂。4.用于廳堂名稱,舊時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號: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藥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節的課程,一節叫一堂:兩堂課。c)舊時審案一次叫一堂:過了兩堂。d)用于場景、壁畫等:三堂內景。一堂壁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