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定性子的讀音 捺定性子的意思
辭典解釋捺定性子 nà dìng xìng zi 壓住脾氣。有忍耐、勉強的意味。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氣不了。周進只得捺定性子,坐著教導。」
- 捺
- 定
- 性
- 子
“捺定性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à dìng xìng zi]
- 漢字注音:
- ㄋㄚˋ ㄉㄧㄥˋ ㄒㄧㄥˋ ˙ㄗ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捺定性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捺定性子 nà dìng xìng zi ㄋㄚˋ ㄉㄧㄥˋ ㄒㄧㄥˋ ˙ㄗ 壓住脾氣。有忍耐、勉強的意味。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氣不了。周進只得捺定性子,坐著教導。」
網絡解釋
“捺定性子”的單字解釋
【捺】:1.按;摁:捺手印。2.忍耐;抑制:捺著性子。勉強捺住心頭的怒火。3.漢字的筆畫,向右斜下,近末端微有波折,形狀是“?”。
【定】:1.平靜;穩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壞了,表針定住不動了。3.決定;使確定:商定。定計劃。開會時間定在明天上午。4.已經確定的;不改變的:定理。定論。定局。5.規定的:定量。定時。定期。6.約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勝利。8.姓。
【性】: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捺定性子”的相關詞語
* 捺定性子的讀音是:nà dìng xìng zi,捺定性子的意思:辭典解釋捺定性子 nà dìng xìng zi 壓住脾氣。有忍耐、勉強的意味。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氣不了。周進只得捺定性子,坐著教導。」
辭典解釋
捺定性子 nà dìng xìng zi ㄋㄚˋ ㄉㄧㄥˋ ㄒㄧㄥˋ ˙ㄗ壓住脾氣。有忍耐、勉強的意味。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氣不了。周進只得捺定性子,坐著教導。」
【捺】:1.按;摁:捺手印。2.忍耐;抑制:捺著性子。勉強捺住心頭的怒火。3.漢字的筆畫,向右斜下,近末端微有波折,形狀是“?”。
【定】:1.平靜;穩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壞了,表針定住不動了。3.決定;使確定:商定。定計劃。開會時間定在明天上午。4.已經確定的;不改變的:定理。定論。定局。5.規定的:定量。定時。定期。6.約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勝利。8.姓。
【性】:1.性格:個性。天性。耐性。2.物質所具有的性能;物質因含有某種成分而產生的性質:黏性。彈性。藥性。堿性。油性。3.后綴,加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抽象名詞或屬性詞,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或性能:黨性。紀律性。創造性。適應性。優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為。性生活。性的知識。5.性別: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詞(以及代詞、形容詞)的類別的語法范疇。語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別有時有關,有時無關。如俄語名詞有陽、陰、中三性。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