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捻怎么讀 捻的意思

    “捻”字共有2個讀音: [niǎn]   [niē]  
    捻
    漢字
    讀音 [niǎn]
    [niē]
    注音 ㄋㄧㄢˇ|ㄋㄧㄝ
    部首 [扌]  提手旁
    筆畫 總筆畫:11 部外:8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37B
    其它編碼 五筆:rwyn 倉頡:qoip 鄭碼:doxw 四角:58032
    筆順編碼 12134454544
    筆順筆畫 一丨一ノ丶丶フ丶フ丶丶
    筆順名稱 橫 豎鉤 提 撇 捺 點 橫撇/橫鉤 點 斜鉤 點 點

    捻字的意思

    [niǎn]

    1.用手指搓轉(zhuàn):捻麻繩。

    2.搓成的條狀物:燈捻兒。

    [niē]

    古同“”,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夾住。

    捻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niǎn ㄋㄧㄢˇ

    用手指搓轉(zhuàn ):捻麻繩。搓成的條狀物:燈捻兒。

    其它字義


    niē ㄋㄧㄝˉ

     ◎ 古同“”,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夾住。

    英語 to twist or nip with the fingers

    德語 drehen, wirbeln

    法語 pincer,prendre entre les doigts,prendre avec une pince,tordre

    捻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niǎn

    〈動〉

    (1) (形聲。從手,念聲。本義:用手指搓轉)

    (2) 同本義 [twist with the fingers]

    輕攏慢捻抹復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捻就(揉縮);捻髯(用手指搓著腮上的胡須);捻斷髭須(比喻費盡心思);捻繩;捻燈芯;將兩股紗捻成一根線

    (4) 領導 [lead]

    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賈仲明《凌波仙》

    (5) 驅逐;追趕 [drive]。如:捻出門(驅趕出家門)

    (6) 聚;聚合成股。因稱成群的人為捻。亦為清代中葉后反政府農民武裝捻子或捻軍的簡稱 [assemble]。如:捻分子(湊分子);捻信(火藥引線);捻黨(清軍對捻軍的稱呼)

    (7) 用同“撈” [fish out]。如:捻河泥

    (8) 拿;捏;提;舉 [take;hold up]

    閑捻紫簫吹。——杜牧《杜秋娘》

    (9) 又如:捻著汗(捏著汗)

    詞性變化

    niǎn

    〈名〉

    (1) 用線、紙等搓成的條狀物 [things twisted into a long,slender form]

    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西游記》

    (2) 又如:燈捻;紙捻兒

    (3) 另見 niē

     

    基本詞義


    niē

    〈動〉

    (1) 捏,揉塑 [press with fingers]。如:捻土成香(捏泥成香);捻塑(揉捏塑造);捻著鼻子(形容忍氣吞聲的樣子)

    (2) 握持 [hold]。如:捻香(持香禮拜);捻掿(用兩個指頭捏住)

    (3) 按 [press]。如:捻管(按抑管孔。吹奏管樂器的手法)

    (4) 堵塞 [stuff;stop]。如:捻船(泥船縫)

    (5) 另見 niǎn

    捻字的辭典解釋

    捻ㄋㄧㄢˇniǎn 動

    用手指搓揉。如:「捻繩」、「捻胡子」。《西游記·第三八回》:「你可把他都捻 就了觔,單擺在那四十里路上兩旁,教那些人不放鷹犬,拿回城去。」

    驅趕。如:「將那條狗捻走。」《醒世姻緣傳·第七八回》:「再要扯謊,伊老哥你打了他不算,我捻了他不給他房住。」

    用手指將紙、線搓揉成條狀物。如:「燈捻」、「麻捻」、「藥捻子」。《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右手拿著一個火紙捻兒。」

    參見「捻匪 」條。

    捻ㄋㄧㄝniē動

    捏,用拇指與其余手指夾住。唐·裴說〈聞砧〉詩:「愁捻銀針信手縫,惆悵無人試寬窄。」《紅樓夢·第六回》:「寶玉紅漲了臉,把他的手一捻。」

    康熙字典解釋

    捻【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協切,??念入聲。《說文》指捻也。《集韻》捏也。《靑瑣高議》明皇時有獻牡丹者,時貴妃勻面,口脂在手,印於花上,詔栽於仙春館。來歲花開,瓣有指印,名爲一捻紅。

    又《正韻》尼輒切,音聶。義同。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按也。或作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捻【卷十二】【手部】

    指捻也。從手念聲。奴協切

    說文解字注

    (敜)塞也。粊誓某氏注云。窒敜之。按士喪禮??人涅廁注。涅、塞也。葢敜其本字。涅其假借字也。異部雙聲相假借。故敜亦音乃結反。從攴。念聲。奴葉切。七部。周書曰。敜乃穽。

    捻字組詞

    捻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捻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