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揭傒斯的讀音 揭傒斯的意思

    揭傒斯 揭傒(xī)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江右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游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館,謚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jiē

    “揭傒斯”的讀音

    拼音讀音
    [jiē xī sī]
    漢字注音:
    ㄐㄧㄝ ㄒㄧ ㄙ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揭傒斯”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揭傒斯  jiē xī sī  ㄐㄧㄝ ㄒㄧ ㄙ  

    人名。(西元1274~1344)?字曼碩,元富州(今江西省豐城縣)?人。為文嚴整,詩則婉麗。官至翰林侍講學士,曾參與纂修經世大典及遼、金、宋三史。卒謚文安,著有《文安集》。

    網絡解釋

    揭傒斯

    揭傒(xī)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江右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游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館,謚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揭傒斯”的單字解釋

    】:[jiē]1.把蓋在上面的東西拿起,或把粘合著的東西分開:揭鍋。揭幕。2.使隱瞞的事物顯露:揭露。揭發。揭底。揭穿。揭短。揭曉。3.高舉:揭竿而起。4.標示:揭橥(zhū)(本是作標記的小木樁,引申為標志。亦作“揭著”)。揭示。5.扛,持。6.姓。[qì]提起衣裳:揭衣涉水。
    】:[xī]1.古同“”,等候。2.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3.姓氏。[xì]古同“”,拘繋。
    】:1.文言指示代詞。這;這個;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連詞。于是;就。3.上古漢語指劈、砍:斧以斯之。

    “揭傒斯”的相關詞語

    * 揭傒斯的讀音是:jiē xī sī,揭傒斯的意思:揭傒斯 揭傒(xī)斯(1274年6月10日—1344年8月19日),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江右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游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館,謚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