搊彈詞的讀音 搊彈詞的意思
搊彈詞 【釋義】:簡稱彈詞,即諸宮調。因用琵琶等弦樂伴奏,一人彈唱以聯章韻語編成的長篇故事,有白有曲,有念有唱,故名搊彈詞。如《董解元西廂記》又稱《西廂搊彈詞》或《弦索西廂》。
- 搊
- 彈
- 詞
“搊彈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ōu tán cí]
- 漢字注音:
- ㄔㄡ ㄊㄢˊ ㄘˊ
- 簡繁字形:
- 搊彈詞
- 是否常用:
- 否
“搊彈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宋﹑金﹑元說唱藝術的一種。即諸宮調。 辭典解釋
搊彈詞 chōu tán cí ㄔㄡ ㄊㄢˊ ㄘˊ 一種說唱藝術。參見「彈詞」條。
網絡解釋
搊彈詞
【釋義】:簡稱彈詞,即諸宮調。因用琵琶等弦樂伴奏,一人彈唱以聯章韻語編成的長篇故事,有白有曲,有念有唱,故名搊彈詞。如《董解元西廂記》又稱《西廂搊彈詞》或《弦索西廂》。
“搊彈詞”的單字解釋
【搊】:[chōu]1.彈撥:搊箏。搊琵琶。2.束緊:搊腰帶。3.方言,扶:把爺爺搊起來吃藥。4.方言,手扶住或一端用力向上使物體立起或翻倒:把倒的凳子搊起來。把石頭搊下山坡。[zǒu]1.執持。2.一種扇子的名稱,即摺疊扇。
【彈】:[dàn]1.彈子:彈丸︱泥彈。2.槍彈;炮彈;炸彈。[tán]1.用手指彈擊:把袖子上的土彈掉。2.用手指、器具撥弄或敲擊樂器:彈吉他。彈鋼琴。3.有彈力或用彈力發射:彈簧。彈射。4.抨擊;檢舉:彈劾。譏彈。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
“搊彈詞”的相關詞語
* 搊彈詞的讀音是:chōu tán cí,搊彈詞的意思:搊彈詞 【釋義】:簡稱彈詞,即諸宮調。因用琵琶等弦樂伴奏,一人彈唱以聯章韻語編成的長篇故事,有白有曲,有念有唱,故名搊彈詞。如《董解元西廂記》又稱《西廂搊彈詞》或《弦索西廂》。
基本解釋
宋﹑金﹑元說唱藝術的一種。即諸宮調。辭典解釋
搊彈詞 chōu tán cí ㄔㄡ ㄊㄢˊ ㄘˊ一種說唱藝術。參見「彈詞」條。
搊彈詞
【釋義】:簡稱彈詞,即諸宮調。因用琵琶等弦樂伴奏,一人彈唱以聯章韻語編成的長篇故事,有白有曲,有念有唱,故名搊彈詞。如《董解元西廂記》又稱《西廂搊彈詞》或《弦索西廂》。【搊】:[chōu]1.彈撥:搊箏。搊琵琶。2.束緊:搊腰帶。3.方言,扶:把爺爺搊起來吃藥。4.方言,手扶住或一端用力向上使物體立起或翻倒:把倒的凳子搊起來。把石頭搊下山坡。[zǒu]1.執持。2.一種扇子的名稱,即摺疊扇。
【彈】:[dàn]1.彈子:彈丸︱泥彈。2.槍彈;炮彈;炸彈。[tán]1.用手指彈擊:把袖子上的土彈掉。2.用手指、器具撥弄或敲擊樂器:彈吉他。彈鋼琴。3.有彈力或用彈力發射:彈簧。彈射。4.抨擊;檢舉:彈劾。譏彈。
【詞】:1.(詞兒)說話或詩歌、文章、戲劇中的語句:戲詞。義正詞嚴。詞不達意。他問得我沒詞兒回答。2.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著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做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3.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