搟怎么讀 搟的意思
“搟”字共有2個讀音:
[xiǎn]
[xiān]

漢字 | 搟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ㄢˇ|ㄒㄧㄢ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0 |
異體字 | 掀 攇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41F |
其它編碼 | 五筆:rlfh 倉頡:qjjj 鄭碼:dfae 四角:51040 |
筆順編碼 | 1211251112112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一丨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鉤 提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 橫 豎 |
搟字的意思
搟字的基本解釋
搟字的詳細解釋
搟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搟【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集韻》許偃切,與攇同。《前漢·揚雄·長楊賦》麾城搟邑。《註》搟,舉手擬之也。音車幰之幰。
又《正字通》搟乃摲之譌。長楊賦古本作摲邑。互見摲字註。一說欣軒聲近。掀俗作搟,與摲別。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掀【卷十二】【手部】
舉出也。從手欣聲。《春秋傳》曰:“掀公出於淖。”虛言切
說文解字注
(掀)舉出也。掀之言軒也。從手。欣聲。虛言切。古音在十三部。虛斤切。春秋傳曰。掀公出於淖。成十六年左傳文。釋文曰。捧轂舉之。則公軒起也。徐許言反。一曰掀、引也。胡根反。○又按陸引字林云。火氣也。葢呂氏所見昭十八年左傳作行火所掀。與今本作焮不同。亦謂火氣高舉也。
* 網站為您提供搟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