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老扶幼的意思 攜老扶幼的讀音和出處
- 攜
- 老
- 扶
- 幼
- 成語名稱:
- 攜老扶幼
- 成語拼音:
- [xié lǎo fú yòu]
- 成語解釋:
- 攜:牽引,攙扶。指攙著老人,領著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動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魏征傳》:“貞觀初,頻年霜早,幾內戶口并就關外,攜老扶幼,來往數年,卒無一戶亡去。”
- 成語例句: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16回:“只見攜老扶幼,牽羊擔酒,手執瓣香。”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狀語;指全部出動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攜老扶幼
- 英文翻譯:
- Carrying the old and supporting the young
- 成語故事:
- 攜老扶幼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攜老扶幼”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X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攙扶 老人 小孩 形容 不分 老少 出動
“攜老扶幼”的單字解釋
【攜】:1.攜帶:攜酒。攜杖。攜眷。扶老攜幼。2.拉著(手):攜手。
【老】:1.年歲大(跟“少、幼”相對):老人。老大爺。他六十多歲了,可是一點兒也不顯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稱):徐老。敬老院。扶老攜幼。3.婉辭,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帶“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對某些方面富有經驗;老練: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對,下6.同):老廠。老朋友。老根據地。這種紙煙牌子很老了。7.陳舊:老腦筋。老機器。這所房子太老了。8.原來的:老脾氣。老地方。9.(蔬菜)長得過了適口的時期(跟“嫩”相對,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雞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攜幼。扶著欄桿。2.用手幫助躺著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東西豎直:扶苗。護士扶起傷員,給他換藥。3.扶助:扶貧。扶危濟困。救死扶傷。4.姓。
【幼】:1.(年紀)小;未長成(跟“老”相對):幼年。幼兒。幼苗。幼蟲。2.小孩兒:扶老攜幼。3.姓。
“攜老扶幼”的近義詞
“攜老扶幼”的相關成語
“攜老扶幼”的關聯成語
攜字的成語
老字的成語
扶字的成語
幼字的成語
攜開頭的成語
老開頭的成語
扶開頭的成語
幼開頭的成語
xie的成語
lao的成語
fu的成語
you的成語
xlfy的成語
攜老什么什么的成語
攜什么扶什么的成語
攜什么什么幼的成語
什么老扶什么的成語
什么老什么幼的成語
什么什么扶幼的成語
“攜老扶幼”造句
其余的都是普通的百姓而已,他們大多攜老扶幼,有的還帶著耕牛和農具。
如果你玩厭了各地名勝風景,不如駕上愛車,攜老扶幼,走走農村田園路線。
如果你已玩厭了各地名勝風景,不如駕上愛車,攜老扶幼,走走農村田園采摘路線。
一群牧民攜老扶幼被數百騎在馬背上作官軍打扮的大漢們團團圍在中間空地上,哭喊震天。
窮人家門關不嚴實,可又害怕傳染病會上身,無法可施之下,他們只得攜老扶幼,帶著全家大小一起逃離了該村。
黎刈公園是菲國百姓最喜愛的休閒娛樂區,一到假日,人人攜老扶幼到草地上享受一下日光浴。
可闔城五、六萬百姓在聽到一個并不那么確定的風聲后,就自發的攜老扶幼,站到城門外去等著、盼著。
如林楓所料,那個鎮子上的人在得知伯爵大敗的消息后,早就攜老扶幼,帶著所有能帶上的財物逃得一干二凈。
* 攜老扶幼的意思 攜老扶幼的成語解釋 攜老扶幼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