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怎么讀 撥的意思

漢字 | 撥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ㄛ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12 |
異體字 | 撥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撥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4A5 |
其它編碼 | 五筆:rwxc 倉頡:qnoe 鄭碼:dxyq 四角:52047 |
筆順編碼 | 12154334515355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フ丶ノノ丶フ一フノフフ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鉤 提 橫撇/橫鉤 點 撇 撇 捺 橫折 橫 豎折折鉤 撇 橫折折/橫折彎 橫撇/橫鉤 點 |
撥字的意思
同“撥”。
撥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撥
bō ㄅㄛˉ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動或挑動:撥動。把鐘撥準了。撥冗(推開繁忙的事物,抽出時間)。撥雲見日。 分給:撥發。撥款。撥付。 治理:撥亂反正。 掉轉:撥轉馬頭。 量詞,用於成批的,分組的:分成兩撥兒。英語 move; dispel; distribute; plectrum, play stringed instrument
德語 w?hlen (eine Nummer (Telefon)?)?
法語 remuer,pousser,allouer,composer un numéro de téléphone,(classificateur pour groupe (de personnes)?)?
撥字的詳細解釋
撥字的辭典解釋
橫向推開或排除。如:「撥草」、「撥云見日」。
用手轉動、挑動或拉動。如:「撥鐘」、「撥弦」、「撥轉馬頭」。
扭轉。《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
提出部分發放。如:「撥一筆基金給孤兒院。」
碰觸撞擊。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詩:「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名挑動、彈動弦索樂器的用具。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量詞。計算成批或分組人群的單位。如:「有一撥人馬剛打這里經過。」、「分成兩撥人進行工作。」
康熙字典解釋
撥【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北末切,音鉢。《說文》治也。《詩·商頌》??王桓撥。《公羊傳·哀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於春秋。
又除也。《前漢·司馬遷傳》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
又發揚貌。《禮·曲禮》衣毋撥。
又《增韻》捩開也。
又轉之也。《戰國策》弓撥矢鉤。《註》撥,弓反也。
又葬具。《禮·檀弓》廢輴而設撥,竊禮之不中者也。《註》撥可撥引輴車,所謂紼也。
又鼓弦之物。《唐書·蘇頲傳》皇甫恂使蜀,檄取庫錢,市琵琶捍撥玲瓏鞭,頲不肯予。
又叱撥,良馬名。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襏切,音跋。絕也。《詩·大雅》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箋撥,猶絕也。疏撥去餘根,故猶絕也。
又《詩·朱傳》葉方吠切,音廢。
又葉必列切,音龞。義??同。
又《唐韻》《集韻》??普活切,音潑。芟草也。與發同。亦作??。
又撥剌,張弓貌。《張衡·思??賦》彎威弧之撥剌。《註》剌,音力達反。
又《史記·索隱》房越切,音伐。謂大楯也。《史記·孔子世家》會于夾谷,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劒撥,鼓譟而至。《集韻》作瞂。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撥【卷十二】【手部】
治也。從手發聲。北末切
說文解字注
(撥)治也。公羊傳。撥亂世。反諸正。何注曰。撥猶治也。何言猶者、何意撥之本義非治。撥之所以爲治也。許則直云治。從手。發聲。北末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