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的讀音 攝政的意思
攝政 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續<漢書>》云:“攝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如王莽者,是為皇帝自隱也。” 《禮記》曰:“昔周公攝政,踐祚而治也。”《禮記·文王世子》:“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 《史記·五帝本紀》:“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 唐 劉知幾 《史通·鑒識》:“譬夫成為孺子,史刊攝政之年;厲亡流彘,歷記共和 之日。” 《東周列國志》第三四回:“公子目夷告于太廟,南面攝政。” 清 昭梿 《嘯亭雜錄·雪睿王冤》:“大兵平定中原, 睿忠王方攝政。”
- 攝
- 政
“攝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è zhèng]
- 漢字注音:
- ㄕㄜˋ ㄓㄥˋ
- 簡繁字形:
- 攝政
- 是否常用:
- 否
“攝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攝政 shèzhèng
[act as regent] 代國君處理國政
昔者周公攝政,踐祚而治。——《禮記》
辭典解釋
攝政 shè zhèng ㄕㄜˋ ㄓㄥˋ 代替君主處理國政。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及孝惠委機,呂后攝政,班史立紀,違經失實。」
《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又召文帝子燕王曹宇為大將軍,佐太子曹芳攝政。」
英語 to act as regent
德語 Regentschaft (S)?
法語 régence
網絡解釋
攝政
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續<漢書>》云:“攝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如王莽者,是為皇帝自隱也。”
《禮記》曰:“昔周公攝政,踐祚而治也。”《禮記·文王世子》:“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
《史記·五帝本紀》:“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
唐 劉知幾 《史通·鑒識》:“譬夫成為孺子,史刊攝政之年;厲亡流彘,歷記共和 之日。”
《東周列國志》第三四回:“公子目夷告于太廟,南面攝政。” 清 昭梿
《嘯亭雜錄·雪睿王冤》:“大兵平定中原, 睿忠王方攝政。”
“攝政”的單字解釋
【攝】:[shè]1.提起;牽引。2.執持。3.鞏固;持久。4.佐理;輔助。5.假代;代理。6.兼職。7.委派。8.唐以後謂詔除而非正命為攝。9.統率;管轄。10.夾處。11.整頓;整飭。12.緣邊。參見“攝服”。13.捉拿,拘捕。14.收斂;吸引。15.保養。16.謂神靈鬼怪等以法術攝召人或物。17.拍照。18.借貸。19.音韻學術語。參見“攝音”。20.見“攝攝”。21.春秋時齊地名。在今山東省·聊城縣境內。22.同“懾”。畏懼;威脅。23.同“躡”。踩;踏。24.姓。[niè]安定。
【政】:1.政治:政綱。政工人員。2.政府:黨政軍民。3.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4.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家政。校政。
“攝政”的相關詞語
* 攝政的讀音是:shè zhèng,攝政的意思:攝政 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續<漢書>》云:“攝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如王莽者,是為皇帝自隱也。” 《禮記》曰:“昔周公攝政,踐祚而治也。”《禮記·文王世子》:“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 《史記·五帝本紀》:“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 唐 劉知幾 《史通·鑒識》:“譬夫成為孺子,史刊攝政之年;厲亡流彘,歷記共和 之日。” 《東周列國志》第三四回:“公子目夷告于太廟,南面攝政。” 清 昭梿 《嘯亭雜錄·雪睿王冤》:“大兵平定中原, 睿忠王方攝政。”
基本解釋
攝政 shèzhèng
[act as regent] 代國君處理國政
昔者周公攝政,踐祚而治。——《禮記》
辭典解釋
攝政 shè zhèng ㄕㄜˋ ㄓㄥˋ代替君主處理國政。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及孝惠委機,呂后攝政,班史立紀,違經失實。」
《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又召文帝子燕王曹宇為大將軍,佐太子曹芳攝政。」
英語 to act as regent
德語 Regentschaft (S)?
法語 régence
攝政
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續<漢書>》云:“攝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如王莽者,是為皇帝自隱也。”《禮記》曰:“昔周公攝政,踐祚而治也。”《禮記·文王世子》:“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
《史記·五帝本紀》:“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
唐 劉知幾 《史通·鑒識》:“譬夫成為孺子,史刊攝政之年;厲亡流彘,歷記共和 之日。”
《東周列國志》第三四回:“公子目夷告于太廟,南面攝政。” 清 昭梿
《嘯亭雜錄·雪睿王冤》:“大兵平定中原, 睿忠王方攝政。”
【攝】:[shè]1.提起;牽引。2.執持。3.鞏固;持久。4.佐理;輔助。5.假代;代理。6.兼職。7.委派。8.唐以後謂詔除而非正命為攝。9.統率;管轄。10.夾處。11.整頓;整飭。12.緣邊。參見“攝服”。13.捉拿,拘捕。14.收斂;吸引。15.保養。16.謂神靈鬼怪等以法術攝召人或物。17.拍照。18.借貸。19.音韻學術語。參見“攝音”。20.見“攝攝”。21.春秋時齊地名。在今山東省·聊城縣境內。22.同“懾”。畏懼;威脅。23.同“躡”。踩;踏。24.姓。[niè]安定。
【政】:1.政治:政綱。政工人員。2.政府:黨政軍民。3.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4.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家政。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