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攣怎么讀 攣的意思

    “攣”字共有1個讀音: [luán]  
    攣
    漢字
    讀音 [luán]
    注音 ㄌㄨㄢˊ
    部首 [手]  手字旁
    筆畫 總筆畫:23 部外:19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523
    其它編碼 五筆:xyxr|yxxr 倉頡:vfq 鄭碼:zsmd 四角:22502
    筆順編碼 41112515544445544443112
    筆順筆畫 丶一一一丨フ一フフ丶丶丶丶フフ丶丶丶丶ノ一一丨
    筆順名稱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撇 橫 橫 豎鉤

    攣字的意思

    同“”。

    攣字的基本解釋

    luán ㄌㄨㄢˊ


    拘系;牽繫。《説文?手部》:“攣,係也。”《廣韻?仙韻》:“攣,攣綴。” 抽搐;痙攣。《素問?皮部論》:“寒多則筋攣骨痛。” 卷曲不能伸展。《集韻?綫韻》:“攣,手足曲病。”

    liàn ㄌ〡ㄢˋ


    〔攣攣〕同“戀戀”。眷戀。《漢書?外戚傳?孝武李夫人》:“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

    英語 tangled; entwined; crooked

    德語 verbogen

    法語 lier

    攣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攣 luán

    〈動〉

    (1) (形聲。從手,羉( luán )聲。本義:維繫,牽繫)

    (2) 同本義 [tie]

    攣,係也。——《說文》

    有孚攣如。——《易·小畜》。馬注:「連也。」

    又如:攣綴(聯結);攣結(糾結);攣牽(牽制;束縛);攣索(繫繩);攣格(捆縛;束縛)

    (3) 抽搐,痙攣;手足蜷曲不能伸直 [contraction]

    痿躄爲攣。——《素問·疏五過論》

    筋散則不攣,故辛可以養筋。——宋· 王安石《洪範傳》

    又如:攣曲(蜷曲);攣臥(蜷曲而臥);攣屈(蜷曲)

    常用詞組


    攣跪攣縮

    攣字的辭典解釋

    攣ㄌㄩㄢˊlüán 動

    牽繫、連繫。《說文解字·手部》:「攣,係也。」《易經·中孚·九五》:「有孚攣如,無咎。」唐·孔穎達·正義:「攣如者,相牽繫不絕之名也。」明·陸采《懷香記·第四○齣》:「赤繩早攣雙踵,並締茲蘿。」或讀為ㄌㄨㄢˊ luán。

    手、足因抽搐而彎曲不能伸直。《集韻·去聲·線韻》:「攣,手足曲病。」如:「痙攣」。《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冬十月,授楊彪光祿大夫」句下裴松之注引《續漢書》曰:「彪見漢祚將終,自以累世為三公,恥為魏臣,遂稱足攣,不復行。」或讀為ㄌㄨㄢˊ luán。

    攣ㄌㄧㄢˋ?liàn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攣【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9畫

    《唐韻》呂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閭員切,??戀平聲。《說文》係也。凡拘牽連繫者皆曰攣。《易·中孚》有孚攣如。《疏》相牽繫不絕之名也。《前漢·鄒陽傳》越攣拘之語,馳域外之議。《韓愈·元和聖德詩》解脫攣索。

    又《集韻》《韻會》《正韻》??龍眷切,音戀。手足曲病也。《史記·蔡澤傳》蹙齃膝攣。

    又與戀通。眷也。念也。《前漢·外戚李夫人傳》攣攣顧念我。《註》攣,讀曰戀。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攣【卷十二】【手部】

    係也。從手?聲。呂員切

    說文解字注

    (攣)係也。係者、絜束也。易小畜。有孚攣如。馬曰。連也。虞曰。引也。攣者、係而引之。其義近擢。從手。?聲。呂貟切。十四部。

    攣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攣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