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子的讀音 支架子的意思
辭典解釋支架子 zhī jià zi 擺排場。 《紅樓夢.第一○六回》:「大本兒都保不住,還擱得住你們在外頭支架子說大話誆人騙人。」 擺武術架勢。 《西游記.第七五回》:「不住的支架子,跌四平,踢飛腳;抓住肝花打秋千,豎蜻蜓,翻根頭亂舞。」
- 支
- 架
- 子
“支架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ī jià zi]
- 漢字注音:
- ㄓ ㄐㄧㄚˋ ˙ㄗ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支架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支架子 zhī jià zi ㄓ ㄐㄧㄚˋ ˙ㄗ 擺排場。
《紅樓夢.第一○六回》:「大本兒都保不住,還擱得住你們在外頭支架子說大話誆人騙人。」
擺武術架勢。
《西游記.第七五回》:「不住的支架子,跌四平,踢飛腳;抓住肝花打秋千,豎蜻蜓,翻根頭亂舞。」
網絡解釋
“支架子”的單字解釋
【支】:1.撐:支帳篷。把葦簾子支起來。他用兩手支著頭正在想什么。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支著。支著耳朵聽。3.支持:支援。支應。體力不支。樂不可支。疼得實在支不住。4.調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領取(款項):支出。支取。支了一筆錢。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隊。支線。支店。8.a)用于隊伍等:一支軍隊。一支文化隊伍。b)用于歌曲或樂曲:兩支新的樂曲。c)紗線粗細程度的英制單位,用單位質量(重量)的長度來表示,如1磅重的紗線長度中有幾個840碼,就叫幾支(紗)。紗線越細,支數越大。d)用于桿狀的東西:一支槍。三支鋼筆。一支蠟燭。9.地支。見〖干支〗。
【架】:1.用做支承的東西:書架。衣架。絞架。2.支承,攙扶:架橋。架不住。架空。3.互相毆打,爭吵:打架。勸架。4.量詞,多指有支柱或有機械的東西:五架飛機。5.捏造,虛構:架詞誣控。6.古同“駕”,凌駕。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支架子”的相關詞語
* 支架子的讀音是:zhī jià zi,支架子的意思:辭典解釋支架子 zhī jià zi 擺排場。 《紅樓夢.第一○六回》:「大本兒都保不住,還擱得住你們在外頭支架子說大話誆人騙人。」 擺武術架勢。 《西游記.第七五回》:「不住的支架子,跌四平,踢飛腳;抓住肝花打秋千,豎蜻蜓,翻根頭亂舞。」
辭典解釋
支架子 zhī jià zi ㄓ ㄐㄧㄚˋ ˙ㄗ擺排場。
《紅樓夢.第一○六回》:「大本兒都保不住,還擱得住你們在外頭支架子說大話誆人騙人。」
擺武術架勢。
《西游記.第七五回》:「不住的支架子,跌四平,踢飛腳;抓住肝花打秋千,豎蜻蜓,翻根頭亂舞。」
【支】:1.撐:支帳篷。把葦簾子支起來。他用兩手支著頭正在想什么。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支著。支著耳朵聽。3.支持:支援。支應。體力不支。樂不可支。疼得實在支不住。4.調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領取(款項):支出。支取。支了一筆錢。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隊。支線。支店。8.a)用于隊伍等:一支軍隊。一支文化隊伍。b)用于歌曲或樂曲:兩支新的樂曲。c)紗線粗細程度的英制單位,用單位質量(重量)的長度來表示,如1磅重的紗線長度中有幾個840碼,就叫幾支(紗)。紗線越細,支數越大。d)用于桿狀的東西:一支槍。三支鋼筆。一支蠟燭。9.地支。見〖干支〗。
【架】:1.用做支承的東西:書架。衣架。絞架。2.支承,攙扶:架橋。架不住。架空。3.互相毆打,爭吵:打架。勸架。4.量詞,多指有支柱或有機械的東西:五架飛機。5.捏造,虛構:架詞誣控。6.古同“駕”,凌駕。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