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絀的讀音 支絀的意思
支絀 支絀,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為:zhī chù 意思是指支配不夠。
- 支
- 絀
“支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ī chù]
- 漢字注音:
- ㄓ ㄔㄨˋ
- 簡繁字形:
- 支絀
- 是否常用:
- 是
“支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支左詘右 ”。辭典解釋
支絀 zhī chù ㄓ ㄔㄨˋ 金錢不夠分配。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庫款支絀,朝不謀夕,如何周轉得來呢?」
網絡解釋
支絀
支絀,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為:zhī chù
意思是指支配不夠。
“支絀”的單字解釋
【支】:1.撐:支帳篷。把葦簾子支起來。他用兩手支著頭正在想什么。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支著。支著耳朵聽。3.支持:支援。支應。體力不支。樂不可支。疼得實在支不住。4.調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領取(款項):支出。支取。支了一筆錢。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隊。支線。支店。8.a)用于隊伍等:一支軍隊。一支文化隊伍。b)用于歌曲或樂曲:兩支新的樂曲。c)紗線粗細程度的英制單位,用單位質量(重量)的長度來表示,如1磅重的紗線長度中有幾個840碼,就叫幾支(紗)。紗線越細,支數越大。d)用于桿狀的東西:一支槍。三支鋼筆。一支蠟燭。9.地支。見〖干支〗。
【絀】:1.不足;差:經費支絀。相形見絀。2.古又同“黜”。
“支絀”的相關詞語
“支絀”造句
水庫導致的災難不僅讓日本財政左右支絀,也毀掉了當地的農村。
本文介紹了晚清海防經費的收支沿革并分析了海防經費支絀的原因。
激斗數刻,季岳這邊戰局僵持,樊勁這邊卻漸感支絀,周身衣物破破凌凌,輕傷數處。
軍務繁興之時,餉需甚巨,庫款支絀,間有短欠亦所難免。
那人一時無法適應,登時左右支絀,只是想到馬上就要一百招了,才苦苦支撐著,但是技藝相差實在無法,沒幾招就被鐵成鋒長劍輕輕架在脖子上了。
據英國抵押貸款協會,周四的降息效應如果能完全傳導出去,將令25萬英鎊25年期抵押貸款的每月還款額減少225英鎊.同時油價亦已大跌,為左右支絀的家庭收入帶來另一個提振.
英宗以后諸帝更是貪財好貨,掠奪無厭,在這種情況下,財政經常支絀,以致“朝廷未嘗有一日之儲”。
含笑雙手被鎖,很多武功都不能施展,功夫大打折扣,剛才好不容易躲過劍魔的兩招,已經窮盡全力,現在劍魔全力搶功,含笑立馬左右支絀,險象環生。
族人衍慶堂五亭公考慮到“吾鄉雖有義倉,而實業無多,恐形支絀,且有養無教,尚留遺憾”,遂慨然表示“以興養立教為己任”,未及實施便赍志以歿。
“視事以來,時慮鄖越,乃學風之囂張,今非昔比,學款之支絀,羅掘俱窮。
* 支絀的讀音是:zhī chù,支絀的意思:支絀 支絀,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為:zhī chù 意思是指支配不夠。
基本解釋
見“支左詘右 ”。辭典解釋
支絀 zhī chù ㄓ ㄔㄨˋ金錢不夠分配。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庫款支絀,朝不謀夕,如何周轉得來呢?」
支絀
支絀,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zhī chù
意思是指支配不夠。

【支】:1.撐:支帳篷。把葦簾子支起來。他用兩手支著頭正在想什么。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支著。支著耳朵聽。3.支持:支援。支應。體力不支。樂不可支。疼得實在支不住。4.調度;指使:支配。支使。把人支走。5.付出或領取(款項):支出。支取。支了一筆錢。6.姓。7.分支;支派:支流。支隊。支線。支店。8.a)用于隊伍等:一支軍隊。一支文化隊伍。b)用于歌曲或樂曲:兩支新的樂曲。c)紗線粗細程度的英制單位,用單位質量(重量)的長度來表示,如1磅重的紗線長度中有幾個840碼,就叫幾支(紗)。紗線越細,支數越大。d)用于桿狀的東西:一支槍。三支鋼筆。一支蠟燭。9.地支。見〖干支〗。
【絀】:1.不足;差:經費支絀。相形見絀。2.古又同“黜”。
水庫導致的災難不僅讓日本財政左右支絀,也毀掉了當地的農村。
本文介紹了晚清海防經費的收支沿革并分析了海防經費支絀的原因。
激斗數刻,季岳這邊戰局僵持,樊勁這邊卻漸感支絀,周身衣物破破凌凌,輕傷數處。
軍務繁興之時,餉需甚巨,庫款支絀,間有短欠亦所難免。
那人一時無法適應,登時左右支絀,只是想到馬上就要一百招了,才苦苦支撐著,但是技藝相差實在無法,沒幾招就被鐵成鋒長劍輕輕架在脖子上了。
據英國抵押貸款協會,周四的降息效應如果能完全傳導出去,將令25萬英鎊25年期抵押貸款的每月還款額減少225英鎊.同時油價亦已大跌,為左右支絀的家庭收入帶來另一個提振.
英宗以后諸帝更是貪財好貨,掠奪無厭,在這種情況下,財政經常支絀,以致“朝廷未嘗有一日之儲”。
含笑雙手被鎖,很多武功都不能施展,功夫大打折扣,剛才好不容易躲過劍魔的兩招,已經窮盡全力,現在劍魔全力搶功,含笑立馬左右支絀,險象環生。
族人衍慶堂五亭公考慮到“吾鄉雖有義倉,而實業無多,恐形支絀,且有養無教,尚留遺憾”,遂慨然表示“以興養立教為己任”,未及實施便赍志以歿。
“視事以來,時慮鄖越,乃學風之囂張,今非昔比,學款之支絀,羅掘俱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