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文武兼資的意思 文武兼資的讀音和出處

    • wén
    • jiān
    成語名稱:
    文武兼資
    成語拼音:
    [wén wǔ jiān zī]
    成語解釋:
    兼:并。文才與武藝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舉馬楤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累更方鎮皆有功,若以代臣實為至當。”
    成語例句:
    明·屠隆《彩毫記·永王設計》:“翰林供奉李白,天才豪邁,文武兼資。”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于人的才能
    結構類型:
    主謂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文武兼資
    英文翻譯:
    Cultural and military assets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文武兼資”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W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武藝 兼具 一身 能文能武

    成語文武兼資

    “文武兼資”的單字解釋

    】: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1.把兩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職。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1.財物;錢:物資。投資。2.質地:資質。3.資格;資歷:論資排輩兒。4.供給;提供:資助。以資參考。5.“貲”,另同“

    “文武兼資”的近義詞

    “文武兼資”的相關成語

    “文武兼資”的關聯成語

    “文武兼資”造句

    秦彝文武兼資,最好臨摹前紀古賢的字帖,這醉翁亭的名字便是出自上個文明紀元一代文宗歐陽修先生所寫的醉翁亭記。

    大人何出此言,張兄一見便知是文武兼資之士,以后倒要好好結交。

    將軍文武兼資,英威不世,往因多難,仗劍興師,援旗誓眾,抗威千里,豈不以四郊多壘,共謀王室,匡時報主,寧國庇民乎?此所以五尺童子,皆愿荷戟而隨將軍者也。

    文武兼資,有德有行,吾敬蕭順之。

    南宮傷天縱奇才,文武兼資,自是識得這是唐代司空表圣《二十四詩品》里的“悲慨”。

    因此遼代皇后多稱蕭氏,其中既有安邦定國的淳親皇后述律平和承天太后蕭綽,也有一代才女蕭觀音,堪稱文武兼資

    * 文武兼資的意思 文武兼資的成語解釋 文武兼資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