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兵的讀音 旗兵的意思
旗兵 旗兵[qí bīng] [釋義]亦作“旂兵”。八旗兵丁。
- 旗
- 兵
“旗兵”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 bīng]
- 漢字注音:
- ㄑㄧˊ ㄅㄧㄥ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旗兵”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旗兵"。 2.八旗兵丁。
網絡解釋
旗兵
旗兵[qí bīng]
[釋義]亦作“旂兵”。八旗兵丁。
“旗兵”的單字解釋
【旗】:1.旗子:國旗。紅旗。掛旗。2.指八旗:漢軍旗。3.屬于八旗的,特指屬于滿族的:旗人。旗袍。4.八旗兵駐屯的地方,現在地名沿用:正黃旗。5.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于縣。6.姓。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旗兵”的相關成語
“旗兵”的相關詞語
“旗兵”造句
但在兩次**戰爭時期,參加反侵略戰爭的八旗兵,仍與侵略者展開了英勇的激戰。
此時,清軍旗兵、綠營及募勇總數約兩萬人,入城拒守,將城門用土袋塞閉。
防御衙署,驍騎衙署,筆貼式衙署共124所,另有八旗兵房共12000間。
并命令右翼二旗兵去加強左翼四旗,用四分之三的兵力去攻打薩爾滸山上的明軍,此軍一破,其他不攻自破,然后親自指揮右翼的二旗兵監視吉林峰上的明軍。
當年太平軍一路高歌,將那些戰力渣渣的綠營兵和旗兵殺的丟盔卸甲,幾無抗手。
據老福州林利本介紹,清代靠八旗兵取得天下后,為了以人數較少的八旗兵丁有效地控制全國,采取了“居重馭輕”重點配置的政策。
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征,軍械糧草自備。
識友遍世界,成為青春幻俠摯旗兵。
東三省命哲里木盟十旗派旗兵圍剿陶匪,沒有圍住他們。
面對后金八旗兵的猛烈沖擊,急放火器,矢發如雨,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斗。
* 旗兵的讀音是:qí bīng,旗兵的意思:旗兵 旗兵[qí bīng] [釋義]亦作“旂兵”。八旗兵丁。
基本解釋
1.亦作"旗兵"。 2.八旗兵丁。旗兵
旗兵[qí bīng][釋義]亦作“旂兵”。八旗兵丁。
【旗】:1.旗子:國旗。紅旗。掛旗。2.指八旗:漢軍旗。3.屬于八旗的,特指屬于滿族的:旗人。旗袍。4.八旗兵駐屯的地方,現在地名沿用:正黃旗。5.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于縣。6.姓。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但在兩次**戰爭時期,參加反侵略戰爭的八旗兵,仍與侵略者展開了英勇的激戰。
此時,清軍旗兵、綠營及募勇總數約兩萬人,入城拒守,將城門用土袋塞閉。
防御衙署,驍騎衙署,筆貼式衙署共124所,另有八旗兵房共12000間。
并命令右翼二旗兵去加強左翼四旗,用四分之三的兵力去攻打薩爾滸山上的明軍,此軍一破,其他不攻自破,然后親自指揮右翼的二旗兵監視吉林峰上的明軍。
當年太平軍一路高歌,將那些戰力渣渣的綠營兵和旗兵殺的丟盔卸甲,幾無抗手。
據老福州林利本介紹,清代靠八旗兵取得天下后,為了以人數較少的八旗兵丁有效地控制全國,采取了“居重馭輕”重點配置的政策。
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征,軍械糧草自備。
識友遍世界,成為青春幻俠摯旗兵。
東三省命哲里木盟十旗派旗兵圍剿陶匪,沒有圍住他們。
面對后金八旗兵的猛烈沖擊,急放火器,矢發如雨,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