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暇給的讀音 日不暇給的意思
【解釋】暇:空閑;給:足夠。指事情繁多,時間不夠,來不及做完。【出處】《漢書·高帝紀下》:“雖日不暇給,規摹宏遠矣。”【示例】誰知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官幕兩途拿轎子來接的漸漸有~之勢。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近義詞】日理萬機、日夜操勞【反義詞】無所事事【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沒有時間休息
- 日
- 不
- 暇
- 給
“日不暇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ì bù xiá jǐ]
- 漢字注音:
- ㄖㄧˋ ㄅㄨˋ ㄒㄧㄚˊ ㄐㄧˇ
- 簡繁字形:
- 日不暇給
- 是否常用:
- 否
“日不暇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日不暇給 rìbùxiájǐ
[be fully occupied everyday] 形容事情太多,時間不夠用
雖日不暇給,規摹宏遠矣。——《漢書·高帝紀下》
辭典解釋
日不暇給 rì bù xiá jǐ ㄖˋ ㄅㄨˋ ㄒㄧㄚˊ ㄐㄧˇ 語本《史記.卷二八.封禪書》:「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指事情繁重而時間不夠用。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青田命世大賢,敷布兵、農、禮、樂,日不暇給,何得有閑工夫做到這一件事?」
《老殘游記.第三回》:「誰知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官幕兩途拿轎子來接的漸漸有日不暇給之勢。」
反義詞
無所事事
網絡解釋
【解釋】暇:空閑;給:足夠。指事情繁多,時間不夠,來不及做完。
【出處】《漢書·高帝紀下》:“雖日不暇給,規摹宏遠矣。”
【示例】誰知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官幕兩途拿轎子來接的漸漸有~之勢。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
【近義詞】日理萬機、日夜操勞
【反義詞】無所事事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沒有時間休息
“日不暇給”的單字解釋
【日】:1.太陽: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圓。日語。3.從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時間;白天(跟“夜”相對):日班。日場。日日夜夜。夜以繼日。4.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一晝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談。5.用于計算天數:十日。多日不見。6.每天;一天天:日記。日產量。日新月異。生產日有增加。經濟日趨繁榮。7.泛指一段時間:往日。來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國慶日。9.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暇】:沒有事的時候;空閑:無暇兼顧。自顧不暇。
【給】:[gěi]1.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2.被。表示被動。3.為;替。引進動作的承受者。4.跟;向。引進動作的對象。5.讓;使;叫。表示容許或致使。6.用於動詞前,表示加強被動或處置等語氣。[jǐ]1.豐足;充裕。2.供給;供養。3.泛指供應。4.敏捷。5.連及。
“日不暇給”的相關詞語
* 日不暇給的讀音是:rì bù xiá jǐ,日不暇給的意思:【解釋】暇:空閑;給:足夠。指事情繁多,時間不夠,來不及做完。【出處】《漢書·高帝紀下》:“雖日不暇給,規摹宏遠矣。”【示例】誰知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官幕兩途拿轎子來接的漸漸有~之勢。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近義詞】日理萬機、日夜操勞【反義詞】無所事事【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沒有時間休息
基本解釋
日不暇給 rìbùxiájǐ
[be fully occupied everyday] 形容事情太多,時間不夠用
雖日不暇給,規摹宏遠矣。——《漢書·高帝紀下》
辭典解釋
日不暇給 rì bù xiá jǐ ㄖˋ ㄅㄨˋ ㄒㄧㄚˊ ㄐㄧˇ語本《史記.卷二八.封禪書》:「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指事情繁重而時間不夠用。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青田命世大賢,敷布兵、農、禮、樂,日不暇給,何得有閑工夫做到這一件事?」
《老殘游記.第三回》:「誰知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官幕兩途拿轎子來接的漸漸有日不暇給之勢。」
反義詞
無所事事【解釋】暇:空閑;給:足夠。指事情繁多,時間不夠,來不及做完。
【出處】《漢書·高帝紀下》:“雖日不暇給,規摹宏遠矣。”
【示例】誰知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官幕兩途拿轎子來接的漸漸有~之勢。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
【近義詞】日理萬機、日夜操勞
【反義詞】無所事事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沒有時間休息
【日】:1.太陽: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圓。日語。3.從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時間;白天(跟“夜”相對):日班。日場。日日夜夜。夜以繼日。4.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一晝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談。5.用于計算天數:十日。多日不見。6.每天;一天天:日記。日產量。日新月異。生產日有增加。經濟日趨繁榮。7.泛指一段時間:往日。來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國慶日。9.姓。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暇】:沒有事的時候;空閑:無暇兼顧。自顧不暇。
【給】:[gěi]1.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2.被。表示被動。3.為;替。引進動作的承受者。4.跟;向。引進動作的對象。5.讓;使;叫。表示容許或致使。6.用於動詞前,表示加強被動或處置等語氣。[jǐ]1.豐足;充裕。2.供給;供養。3.泛指供應。4.敏捷。5.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