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的讀音 春蘭的意思
春蘭 (蘭科蘭屬地生植物)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又名朵蘭、撲地蘭、幽蘭、朵朵香、草蘭,是中國蘭花中栽培歷史最為悠久、人們最為喜歡的種類之一。植株一般較小,假鱗莖較小,卵球形。 葉帶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花多單朵或兩朵,不出架;花色以綠色、淡褐黃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3月。生于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中國臺灣可上升到3000米。生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南端等。廣義的春蘭還包括豆瓣蘭、蓮瓣蘭、春劍,它們的主產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區,植株花朵各有特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 春
- 蘭
“春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ūn lán]
- 漢字注音:
- ㄔㄨㄣ ㄌㄢˊ
- 簡繁字形:
- 春蘭
- 是否常用:
- 否
“春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植物名。蘭科,多年生草本,葉叢生。春季開花者稱春蘭。 辭典解釋
春蘭 chūn lán ㄔㄨㄣ ㄌㄢˊ 植物名。蘭科建蘭屬,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高二十五公分,須根粗大,呈白色,葉脈平行,質硬,春日開花,花淡黃綠色,其香清而不烈。多產于浙東。
網絡解釋
春蘭 (蘭科蘭屬地生植物)
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又名朵蘭、撲地蘭、幽蘭、朵朵香、草蘭,是中國蘭花中栽培歷史最為悠久、人們最為喜歡的種類之一。植株一般較小,假鱗莖較小,卵球形。
葉帶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花多單朵或兩朵,不出架;花色以綠色、淡褐黃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3月。生于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中國臺灣可上升到3000米。生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南端等。廣義的春蘭還包括豆瓣蘭、蓮瓣蘭、春劍,它們的主產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區,植株花朵各有特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春蘭”的單字解釋
“春蘭”的相關詞語
* 春蘭的讀音是:chūn lán,春蘭的意思:春蘭 (蘭科蘭屬地生植物)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又名朵蘭、撲地蘭、幽蘭、朵朵香、草蘭,是中國蘭花中栽培歷史最為悠久、人們最為喜歡的種類之一。植株一般較小,假鱗莖較小,卵球形。 葉帶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花多單朵或兩朵,不出架;花色以綠色、淡褐黃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3月。生于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中國臺灣可上升到3000米。生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南端等。廣義的春蘭還包括豆瓣蘭、蓮瓣蘭、春劍,它們的主產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區,植株花朵各有特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基本解釋
植物名。蘭科,多年生草本,葉叢生。春季開花者稱春蘭。辭典解釋
春蘭 chūn lán ㄔㄨㄣ ㄌㄢˊ植物名。蘭科建蘭屬,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高二十五公分,須根粗大,呈白色,葉脈平行,質硬,春日開花,花淡黃綠色,其香清而不烈。多產于浙東。
春蘭 (蘭科蘭屬地生植物)
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又名朵蘭、撲地蘭、幽蘭、朵朵香、草蘭,是中國蘭花中栽培歷史最為悠久、人們最為喜歡的種類之一。植株一般較小,假鱗莖較小,卵球形。葉帶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花多單朵或兩朵,不出架;花色以綠色、淡褐黃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3月。生于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中國臺灣可上升到3000米。生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南端等。廣義的春蘭還包括豆瓣蘭、蓮瓣蘭、春劍,它們的主產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區,植株花朵各有特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