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晚稻的讀音 晚稻的意思

    晚稻 詞目:晚稻 拼音:wǎn dào 基本解釋 [late rice] 插秧期較晚或成熟期較晚的稻子 十月熟者謂之晚稻。——宋· 沈括《夢溪筆談》 引證解釋 1. 一種生長期較長、成熟期較晚的稻,一般在霜降后收割。 唐 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場黃堆晚稻,籬碧見冬菁。” 唐 唐彥謙《蟹》詩:“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 茅盾《林家鋪子》二:“一個多月前鄉下人收獲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們和高利貸的債主們如數逼光。” 2. 指后季稻。 3、一般在早稻收割后重新耕地,栽植的稻,生產周期較長,口感較早稻好,但不如中稻。 依據生育期,播種期、生長期和成熟期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一般早稻的生長期為90~120天,中稻為120~150天,晚稻為150~170天。早稻米一般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米質疏松,品質較差,而晚稻米則反之,品質較好。 我國現在水稻種植分布區域以南方為主,水稻生產越來越向優勢區域集中。近年來,我國水稻生產逐步向長江中下游和黑龍江水稻產區集中。目前南方稻區約占我國水稻播種面積的94%,其中長江流域水稻面積已占全國的65.7%,北方稻作面積約占全國的6%。以2005年為例,水稻播種面積和產量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四川、安徽、 江蘇、湖北、 浙江、福建、云南等12個省( 區),其播種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85%左右。 早稻生產共有13個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廣西、江西、廣東等4省區)播種面積占全國的75以上。 中稻及一季稻生產分布在除廣東、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國各地,其中四川、江蘇、黑龍江、安徽、湖北、 云南、湖南、重慶等8省(市)播種面積占全國的70%以上。 晚稻生產分布在南方15個省,與早稻分布相近。 選擇合適的壯秧劑;品種選擇多穗型、分蘗力強、生育期短、抗性強、米質優的,盡量不用大穗型品種,推廣雜交晚稻;播種技術方面注意播種期、用種量、殺菌劑、水分管理等;管理采用“前期早管爭苗,中期巧管爭穗,后期勤管爭粒”的措施。 江西省審定品種(審定號:贛審稻2005041),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超級三系雜交稻新組合。在江西、湖北等長江西、湖北等長江流域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135天(與汕優46、國豐一號相仿)。 1、產量高。該品種大田栽培一般667平方米(1畝)產6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可達700公斤。 2、米質優。2003年經農業部稻米檢測中心檢測,該組合主要指標達國標二級優質米標準,是替代金優桂99、中優桂99等作為中檔米開發的首選品種。 3、株型緊湊,群體生長整齊清秀,葉色濃綠,劍葉短挺,分蘗力中等,粒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大,耐肥,后期落色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抗稻 瘟病,中抗白葉枯病,是一個既適應平原丘陵地帶又適應在湖區種植的水稻新組合。生產栽培上應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促早分蘗;適當密植;其他同汕優46。 1、廣東、江西兩省審定品種(粵審稻2003003,贛審稻2005018),在江西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20~123天(與汕優46相當);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0~135天。在湖北、安徽可作一季稻種植。 2、米質特優。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檢測中心分析,9項指標達部頒一級優質米標準,1項指標達二級優質米標準。其米粒細長,外觀透明,中等直鏈淀粉,軟膠稠度,低糊化溫度,飯軟滑,有香味。其米質指標與贛晚秈30號(923)相當。 3、產量高。大田種植一般667平方米產500~550公斤,高產栽培可達650公斤以上,同等條件下667平方米產量一般比贛晚秈30號(923)高出75~100公斤。 4、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葉片厚直、上舉且稍有內卷,熟色好,穗大粒多,充實度好。對稻瘟病的全群抗性比為82%,表現抗稻瘟病和較好的抗逆性。 5、生產栽培上要求適時早播(該品種對低溫較敏感,贛東北在6月15日前播種,贛南在6月20日前播種,秧齡控制在30天以內),后期補施穗肥,并做到夠苗曬田,后期切忌斷水過早。后期注意防治稻飛虱、紋枯病(因該組合有香味)。 1、江西省審定品種(審定號:贛審稻2006032),屬高產優質雜交晚稻中熟新組合。在江西、湖北等長江流域宜作中、晚稻種植,作二晚栽培全生育期120~125天(比汕優46長1.4天);作中稻全生育期135天左右。 2、產量、米質、性狀明顯優于金優桂99,是作為中檔香米開發的理想合。2004、2005年在江西省吉安、贛州、宜春等市縣示范種植,均表現出高產穩產,一般667平方米產6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可達750公斤。米質優,特別是出米率高,外觀與口感明顯優于金優桂99。 3、株型緊湊,生長整齊,葉色濃綠,劍葉寬挺,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穗粒數多,著粒密,熟期轉色好,有香味。對稻瘟病、白葉枯病抗性較強。 4、生產栽培上要求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促早分蘗,適當密植。其他同汕優46或金桂99。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威優46長1~2天。莖稈粗壯堅韌,劍葉較長。分蘗力較弱,成穗率較高,谷長粒型,有頂芒,易感稻瘟病,不抗白葉枯病,后期耐寒性較強,較耐肥抗倒。適宜種植地區:該品種適宜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的地區作雙晚或一季晚稻種植。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為118天左右,比對照威優46短3天。株型前期較緊湊,后期松緊適中,葉片挺直而厚,劍葉較短,后期落色好,抗倒性好。易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等偏弱。適宜種植地區:宜選擇非稻瘟病區或稻瘟病輕發區種植在湘中以北宜作一季晚稻栽培。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該品種屬中熟優質晚秈稻品種,全生育期1997年120天左右,比汕優64長4"--'5天,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直立,葉下禾,后期落色好。分蘗力中等,穗型大,谷長粒型。高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種植地區:可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發的地區種植。 特征特性:湖南省三等優質稻品種。該品種屬秈型常規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為115天左右,比汕優64遲熟2_3天。莖稈細小,葉色深綠,半葉下禾。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易感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零晚稻種槽。
    • wǎn
    • dào

    “晚稻”的讀音

    拼音讀音
    [wǎn dào]
    漢字注音:
    ㄨㄢˇ ㄉㄠ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晚稻”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晚稻 wǎndào

    [late rice] 插秧期較晚或成熟期較晚的稻子

    十月熟者謂之晚稻。——宋· 沈括《夢溪筆談》

    辭典解釋

    晚稻  wǎn dào  ㄨㄢˇ ㄉㄠˋ  

    霜降節后成熟的稻。
    唐.唐彥謙〈蟹〉詩:「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

    網絡解釋

    晚稻

    詞目:晚稻
    拼音:wǎn dào
    基本解釋
    [late rice] 插秧期較晚或成熟期較晚的稻子
    十月熟者謂之晚稻。——宋· 沈括《夢溪筆談》
    引證解釋
    1. 一種生長期較長、成熟期較晚的稻,一般在霜降后收割。
    唐 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場黃堆晚稻,籬碧見冬菁。” 唐 唐彥謙《蟹》詩:“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 茅盾《林家鋪子》二:“一個多月前鄉下人收獲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們和高利貸的債主們如數逼光。”
    2. 指后季稻。
    3、一般在早稻收割后重新耕地,栽植的稻,生產周期較長,口感較早稻好,但不如中稻。
    依據生育期,播種期、生長期和成熟期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一般早稻的生長期為90~120天,中稻為120~150天,晚稻為150~170天。早稻米一般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米質疏松,品質較差,而晚稻米則反之,品質較好。
    我國現在水稻種植分布區域以南方為主,水稻生產越來越向優勢區域集中。近年來,我國水稻生產逐步向長江中下游和黑龍江水稻產區集中。目前南方稻區約占我國水稻播種面積的94%,其中長江流域水稻面積已占全國的65.7%,北方稻作面積約占全國的6%。以2005年為例,水稻播種面積和產量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四川、安徽、 江蘇、湖北、 浙江、福建、云南等12個省( 區),其播種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85%左右。
    早稻生產共有13個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廣西、江西、廣東等4省區)播種面積占全國的75以上。
    中稻及一季稻生產分布在除廣東、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國各地,其中四川、江蘇、黑龍江、安徽、湖北、 云南、湖南、重慶等8省(市)播種面積占全國的70%以上。
    晚稻生產分布在南方15個省,與早稻分布相近。
    選擇合適的壯秧劑;品種選擇多穗型、分蘗力強、生育期短、抗性強、米質優的,盡量不用大穗型品種,推廣雜交晚稻;播種技術方面注意播種期、用種量、殺菌劑、水分管理等;管理采用“前期早管爭苗,中期巧管爭穗,后期勤管爭粒”的措施。
    江西省審定品種(審定號:贛審稻2005041),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超級三系雜交稻新組合。在江西、湖北等長江西、湖北等長江流域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135天(與汕優46、國豐一號相仿)。
    1、產量高。該品種大田栽培一般667平方米(1畝)產6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可達700公斤。
    2、米質優。2003年經農業部稻米檢測中心檢測,該組合主要指標達國標二級優質米標準,是替代金優桂99、中優桂99等作為中檔米開發的首選品種。
    3、株型緊湊,群體生長整齊清秀,葉色濃綠,劍葉短挺,分蘗力中等,粒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大,耐肥,后期落色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抗稻 瘟病,中抗白葉枯病,是一個既適應平原丘陵地帶又適應在湖區種植的水稻新組合。生產栽培上應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促早分蘗;適當密植;其他同汕優46。
    1、廣東、江西兩省審定品種(粵審稻2003003,贛審稻2005018),在江西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20~123天(與汕優46相當);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0~135天。在湖北、安徽可作一季稻種植。
    2、米質特優。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檢測中心分析,9項指標達部頒一級優質米標準,1項指標達二級優質米標準。其米粒細長,外觀透明,中等直鏈淀粉,軟膠稠度,低糊化溫度,飯軟滑,有香味。其米質指標與贛晚秈30號(923)相當。
    3、產量高。大田種植一般667平方米產500~550公斤,高產栽培可達650公斤以上,同等條件下667平方米產量一般比贛晚秈30號(923)高出75~100公斤。
    4、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葉片厚直、上舉且稍有內卷,熟色好,穗大粒多,充實度好。對稻瘟病的全群抗性比為82%,表現抗稻瘟病和較好的抗逆性。
    5、生產栽培上要求適時早播(該品種對低溫較敏感,贛東北在6月15日前播種,贛南在6月20日前播種,秧齡控制在30天以內),后期補施穗肥,并做到夠苗曬田,后期切忌斷水過早。后期注意防治稻飛虱、紋枯病(因該組合有香味)。
    1、江西省審定品種(審定號:贛審稻2006032),屬高產優質雜交晚稻中熟新組合。在江西、湖北等長江流域宜作中、晚稻種植,作二晚栽培全生育期120~125天(比汕優46長1.4天);作中稻全生育期135天左右。
    2、產量、米質、性狀明顯優于金優桂99,是作為中檔香米開發的理想合。2004、2005年在江西省吉安、贛州、宜春等市縣示范種植,均表現出高產穩產,一般667平方米產6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可達750公斤。米質優,特別是出米率高,外觀與口感明顯優于金優桂99。
    3、株型緊湊,生長整齊,葉色濃綠,劍葉寬挺,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穗粒數多,著粒密,熟期轉色好,有香味。對稻瘟病、白葉枯病抗性較強。
    4、生產栽培上要求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促早分蘗,適當密植。其他同汕優46或金桂99。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威優46長1~2天。莖稈粗壯堅韌,劍葉較長。分蘗力較弱,成穗率較高,谷長粒型,有頂芒,易感稻瘟病,不抗白葉枯病,后期耐寒性較強,較耐肥抗倒。適宜種植地區:該品種適宜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的地區作雙晚或一季晚稻種植。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為118天左右,比對照威優46短3天。株型前期較緊湊,后期松緊適中,葉片挺直而厚,劍葉較短,后期落色好,抗倒性好。易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等偏弱。適宜種植地區:宜選擇非稻瘟病區或稻瘟病輕發區種植在湘中以北宜作一季晚稻栽培。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該品種屬中熟優質晚秈稻品種,全生育期1997年120天左右,比汕優64長4"--'5天,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直立,葉下禾,后期落色好。分蘗力中等,穗型大,谷長粒型。高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種植地區:可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發的地區種植。
    特征特性:湖南省三等優質稻品種。該品種屬秈型常規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為115天左右,比汕優64遲熟2_3天。莖稈細小,葉色深綠,半葉下禾。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易感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零晚稻種槽。
    晚稻

    “晚稻”的單字解釋

    】:1.晚上:今晚。晚會。從早到晚。2.時間靠后的:晚稻。晚秋。晚年。晚清(清朝末年)。3.比規定的或合適的時間靠后:八點再去就晚了。今年的春天來得晚。4.后來的:晚輩。5.后輩對前輩的自稱(用于書信)。6.靠后的一段時間,特指人的晚年:歲晚。晚節。晚景。7.姓。
    】:1.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狹長,花白色或綠色。籽實叫稻谷,去殼后叫大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主要分水稻和陸稻兩大類。通常指水稻。2.這種植物的籽實。

    “晚稻”的反義詞

    “晚稻”的相關詞語

    “晚稻”造句

    我鑄劍為犁,你化盾為大地,早稻之后是晚稻,晚稻之后是冬播。

    寒露節氣割晚稻,一年收獲秋微笑,金黃滿倉格外俏,身體注意很重要,添衣加被面面到,天涼如水心熱鬧,暖意祝福悄然到,愿你今秋樂逍遙。

    南有晚稻正灌漿,北有鴻雁向南翔,西有千里雪飄落,東有露水初見霜。遍地菊花剛剛黃,我將問候已送上:寒露天氣漸漸涼,出門記得加衣裳。

    為尋找防除再生稻及落田谷苗的技術方法,開展晚稻免耕田再生稻及落田谷防除試驗。

    早、晚稻試驗分別安排在同一田的東、西段.

    其中早稻、晚稻產生的裂紋比中稻多,粳稻比秈稻易產生裂紋.

    玉米茬晚稻免耕畦作玉米秸稈覆蓋處理各主要生育期葉面積指數大,葉綠素含量和葉片光合速率高,氮素的積累和吸收量大。

    結果表明,千金子在直播田只有一個發生高峰期,單季晚稻直播田和連作晚稻直播田發生高峰期在播后1周,早稻直播田發生高峰期在播后2周。

    簡要介紹了江西省修水縣一季晚稻的免耕拋秧技術要點.

    注:2004年之前中稻包含一季晚稻,晚稻為雙季晚稻.

    * 晚稻的讀音是:wǎn dào,晚稻的意思:晚稻 詞目:晚稻 拼音:wǎn dào 基本解釋 [late rice] 插秧期較晚或成熟期較晚的稻子 十月熟者謂之晚稻。——宋· 沈括《夢溪筆談》 引證解釋 1. 一種生長期較長、成熟期較晚的稻,一般在霜降后收割。 唐 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場黃堆晚稻,籬碧見冬菁。” 唐 唐彥謙《蟹》詩:“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 茅盾《林家鋪子》二:“一個多月前鄉下人收獲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們和高利貸的債主們如數逼光。” 2. 指后季稻。 3、一般在早稻收割后重新耕地,栽植的稻,生產周期較長,口感較早稻好,但不如中稻。 依據生育期,播種期、生長期和成熟期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一般早稻的生長期為90~120天,中稻為120~150天,晚稻為150~170天。早稻米一般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米質疏松,品質較差,而晚稻米則反之,品質較好。 我國現在水稻種植分布區域以南方為主,水稻生產越來越向優勢區域集中。近年來,我國水稻生產逐步向長江中下游和黑龍江水稻產區集中。目前南方稻區約占我國水稻播種面積的94%,其中長江流域水稻面積已占全國的65.7%,北方稻作面積約占全國的6%。以2005年為例,水稻播種面積和產量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四川、安徽、 江蘇、湖北、 浙江、福建、云南等12個省( 區),其播種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85%左右。 早稻生產共有13個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廣西、江西、廣東等4省區)播種面積占全國的75以上。 中稻及一季稻生產分布在除廣東、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國各地,其中四川、江蘇、黑龍江、安徽、湖北、 云南、湖南、重慶等8省(市)播種面積占全國的70%以上。 晚稻生產分布在南方15個省,與早稻分布相近。 選擇合適的壯秧劑;品種選擇多穗型、分蘗力強、生育期短、抗性強、米質優的,盡量不用大穗型品種,推廣雜交晚稻;播種技術方面注意播種期、用種量、殺菌劑、水分管理等;管理采用“前期早管爭苗,中期巧管爭穗,后期勤管爭粒”的措施。 江西省審定品種(審定號:贛審稻2005041),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超級三系雜交稻新組合。在江西、湖北等長江西、湖北等長江流域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135天(與汕優46、國豐一號相仿)。 1、產量高。該品種大田栽培一般667平方米(1畝)產6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可達700公斤。 2、米質優。2003年經農業部稻米檢測中心檢測,該組合主要指標達國標二級優質米標準,是替代金優桂99、中優桂99等作為中檔米開發的首選品種。 3、株型緊湊,群體生長整齊清秀,葉色濃綠,劍葉短挺,分蘗力中等,粒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大,耐肥,后期落色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抗稻 瘟病,中抗白葉枯病,是一個既適應平原丘陵地帶又適應在湖區種植的水稻新組合。生產栽培上應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促早分蘗;適當密植;其他同汕優46。 1、廣東、江西兩省審定品種(粵審稻2003003,贛審稻2005018),在江西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20~123天(與汕優46相當);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0~135天。在湖北、安徽可作一季稻種植。 2、米質特優。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檢測中心分析,9項指標達部頒一級優質米標準,1項指標達二級優質米標準。其米粒細長,外觀透明,中等直鏈淀粉,軟膠稠度,低糊化溫度,飯軟滑,有香味。其米質指標與贛晚秈30號(923)相當。 3、產量高。大田種植一般667平方米產500~550公斤,高產栽培可達650公斤以上,同等條件下667平方米產量一般比贛晚秈30號(923)高出75~100公斤。 4、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葉片厚直、上舉且稍有內卷,熟色好,穗大粒多,充實度好。對稻瘟病的全群抗性比為82%,表現抗稻瘟病和較好的抗逆性。 5、生產栽培上要求適時早播(該品種對低溫較敏感,贛東北在6月15日前播種,贛南在6月20日前播種,秧齡控制在30天以內),后期補施穗肥,并做到夠苗曬田,后期切忌斷水過早。后期注意防治稻飛虱、紋枯病(因該組合有香味)。 1、江西省審定品種(審定號:贛審稻2006032),屬高產優質雜交晚稻中熟新組合。在江西、湖北等長江流域宜作中、晚稻種植,作二晚栽培全生育期120~125天(比汕優46長1.4天);作中稻全生育期135天左右。 2、產量、米質、性狀明顯優于金優桂99,是作為中檔香米開發的理想合。2004、2005年在江西省吉安、贛州、宜春等市縣示范種植,均表現出高產穩產,一般667平方米產6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可達750公斤。米質優,特別是出米率高,外觀與口感明顯優于金優桂99。 3、株型緊湊,生長整齊,葉色濃綠,劍葉寬挺,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穗粒數多,著粒密,熟期轉色好,有香味。對稻瘟病、白葉枯病抗性較強。 4、生產栽培上要求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促早分蘗,適當密植。其他同汕優46或金桂99。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威優46長1~2天。莖稈粗壯堅韌,劍葉較長。分蘗力較弱,成穗率較高,谷長粒型,有頂芒,易感稻瘟病,不抗白葉枯病,后期耐寒性較強,較耐肥抗倒。適宜種植地區:該品種適宜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的地區作雙晚或一季晚稻種植。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為118天左右,比對照威優46短3天。株型前期較緊湊,后期松緊適中,葉片挺直而厚,劍葉較短,后期落色好,抗倒性好。易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等偏弱。適宜種植地區:宜選擇非稻瘟病區或稻瘟病輕發區種植在湘中以北宜作一季晚稻栽培。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該品種屬中熟優質晚秈稻品種,全生育期1997年120天左右,比汕優64長4"--'5天,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直立,葉下禾,后期落色好。分蘗力中等,穗型大,谷長粒型。高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種植地區:可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發的地區種植。 特征特性:湖南省三等優質稻品種。該品種屬秈型常規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為115天左右,比汕優64遲熟2_3天。莖稈細小,葉色深綠,半葉下禾。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易感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零晚稻種槽。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