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樓的讀音 更樓的意思
更樓 (廣東省湛江市“四更樓”) 東更樓 位于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沙灣北村今軍民路西端,兩層碉堡式建筑。新中國成立后,東更樓仍然保存,20世紀90年代初期折除。 南更樓 在赤坎區南方四橫路,今湛江市府大院北側,二層碉堡式建筑,上層四壁各開一個炮口和槍眼,朝西方向還設有哨崗。更樓現存。 西更樓 設在赤坎區寸金橋附近的忠勇路,三層建筑附一個哨崗。民國34年(1945)9月,國民政府收回廣州灣即將哨崗廢棄,西更樓保存至今。 北更樓 位于赤坎區鴨乸港新春路。更樓是二層碉堡式建筑,設有炮口和槍眼。更樓現存,成為歷史見證。
- 更
- 樓
“更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ēng lóu]
- 漢字注音:
- ㄍㄥ ㄌㄡˊ
- 簡繁字形:
- 更樓
- 是否常用:
- 是
“更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更樓 gēnglóu
[watch tower] 舊時專為報更用的建筑物,里面設置著報更用的鼓
辭典解釋
更樓 gēng lóu ㄍㄥ ㄌㄡˊ 舊時專為報更所蓋的建筑物,里面備有報更用的鼓。
英語 watch tower, drum tower marking night watches
德語 Wachtturm (S)?
網絡解釋
更樓 (廣東省湛江市“四更樓”)
東更樓 位于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沙灣北村今軍民路西端,兩層碉堡式建筑。新中國成立后,東更樓仍然保存,20世紀90年代初期折除。
南更樓 在赤坎區南方四橫路,今湛江市府大院北側,二層碉堡式建筑,上層四壁各開一個炮口和槍眼,朝西方向還設有哨崗。更樓現存。
西更樓 設在赤坎區寸金橋附近的忠勇路,三層建筑附一個哨崗。民國34年(1945)9月,國民政府收回廣州灣即將哨崗廢棄,西更樓保存至今。
北更樓 位于赤坎區鴨乸港新春路。更樓是二層碉堡式建筑,設有炮口和槍眼。更樓現存,成為歷史見證。
“更樓”的單字解釋
【更】:[gēng]1.改變;改換:更改。更換。2.經歷:少(shào)不更事(年紀輕,沒有經歷過什么事)。3.舊時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三更半夜。[gèng]1.副詞。2.更加;越發:更好地為人民服務。3.再:更上一層樓。
【樓】:1.樓房:大樓。教學樓。高樓大廈。一座樓。2.樓房的一層:一樓(平地的一層)。一口氣爬上十樓。3.(樓兒)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蓋的一層房子:城樓。箭樓。鐘樓。4.用于某些店鋪的名稱:茶樓。酒樓。銀樓。5.姓。
“更樓”的相關成語
“更樓”的相關詞語
“更樓”造句
四座更樓上還留有槍炮口,槍炮口互為呼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村內建有8間房舍、一些豬欄,以及一個曬場和入口更樓.
只見周圍城磚砌墻,四角有四座更樓,中間廣梁大門,左右兩邊排列著那二十八棵紅柳樹,里面房間高大,屋瓦鱗鱗,只是莊門緊閉不開。
更樓之上,已敲三鼓,一陣冷風襲來。
危機四伏四面楚歌(一)更樓賭武。
亥時,睡在更樓的占平,衣冠不整跑來猛敲鄒良岡房門。
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
薛府兩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墻,高十米有余,上層是女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
日前,記者從高明區三防辦了解到,今年秋旱對該區的農業生影響不大,高明只有更樓鎮、合水鎮的部分“望天田”受到影響。
* 更樓的讀音是:gēng lóu,更樓的意思:更樓 (廣東省湛江市“四更樓”) 東更樓 位于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沙灣北村今軍民路西端,兩層碉堡式建筑。新中國成立后,東更樓仍然保存,20世紀90年代初期折除。 南更樓 在赤坎區南方四橫路,今湛江市府大院北側,二層碉堡式建筑,上層四壁各開一個炮口和槍眼,朝西方向還設有哨崗。更樓現存。 西更樓 設在赤坎區寸金橋附近的忠勇路,三層建筑附一個哨崗。民國34年(1945)9月,國民政府收回廣州灣即將哨崗廢棄,西更樓保存至今。 北更樓 位于赤坎區鴨乸港新春路。更樓是二層碉堡式建筑,設有炮口和槍眼。更樓現存,成為歷史見證。
基本解釋
更樓 gēnglóu
[watch tower] 舊時專為報更用的建筑物,里面設置著報更用的鼓
辭典解釋
更樓 gēng lóu ㄍㄥ ㄌㄡˊ舊時專為報更所蓋的建筑物,里面備有報更用的鼓。
英語 watch tower, drum tower marking night watches
德語 Wachtturm (S)?
更樓 (廣東省湛江市“四更樓”)
東更樓 位于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沙灣北村今軍民路西端,兩層碉堡式建筑。新中國成立后,東更樓仍然保存,20世紀90年代初期折除。
南更樓 在赤坎區南方四橫路,今湛江市府大院北側,二層碉堡式建筑,上層四壁各開一個炮口和槍眼,朝西方向還設有哨崗。更樓現存。
西更樓 設在赤坎區寸金橋附近的忠勇路,三層建筑附一個哨崗。民國34年(1945)9月,國民政府收回廣州灣即將哨崗廢棄,西更樓保存至今。
北更樓 位于赤坎區鴨乸港新春路。更樓是二層碉堡式建筑,設有炮口和槍眼。更樓現存,成為歷史見證。

【更】:[gēng]1.改變;改換:更改。更換。2.經歷:少(shào)不更事(年紀輕,沒有經歷過什么事)。3.舊時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三更半夜。[gèng]1.副詞。2.更加;越發:更好地為人民服務。3.再:更上一層樓。
【樓】:1.樓房:大樓。教學樓。高樓大廈。一座樓。2.樓房的一層:一樓(平地的一層)。一口氣爬上十樓。3.(樓兒)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蓋的一層房子:城樓。箭樓。鐘樓。4.用于某些店鋪的名稱:茶樓。酒樓。銀樓。5.姓。
四座更樓上還留有槍炮口,槍炮口互為呼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村內建有8間房舍、一些豬欄,以及一個曬場和入口更樓.
只見周圍城磚砌墻,四角有四座更樓,中間廣梁大門,左右兩邊排列著那二十八棵紅柳樹,里面房間高大,屋瓦鱗鱗,只是莊門緊閉不開。
更樓之上,已敲三鼓,一陣冷風襲來。
危機四伏四面楚歌(一)更樓賭武。
亥時,睡在更樓的占平,衣冠不整跑來猛敲鄒良岡房門。
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
薛府兩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墻,高十米有余,上層是女墻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
日前,記者從高明區三防辦了解到,今年秋旱對該區的農業生影響不大,高明只有更樓鎮、合水鎮的部分“望天田”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