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讀音 曹丕的意思
曹丕 (魏文帝)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謚號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葬于首陽陵。曹丕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 曹
- 丕
“曹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áo pī]
- 漢字注音:
- ㄘㄠˊ ㄆㄧ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曹丕”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曹丕 cáo pī ㄘㄠˊ ㄆㄧ 人名。(西元187~226)?字子桓,三國時魏武帝之子。漢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兼副丞相。父卒,嗣為丞相。建安二十五年代漢即帝位,在位七年。性好文學,博聞強識。作有《典論》及詩賦函札百余篇。卒謚文帝。
英語 Cao Pi (187-226)?, second son of Cao Cao 曹操, king then emperor of Cao Wei 曹魏 from 220, ruled as Emperor Wen 魏文帝, also a noted calligrapher
德語 Cao Pi (Eig, Pers, 187 - 226)?
法語 Cao Pi
網絡解釋
曹丕 (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謚號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葬于首陽陵。曹丕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曹丕”的單字解釋
【曹】:1.等,輩:爾曹(你們)。吾曹。2.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曹(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3.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4.姓。
【丕】:大:丕業。丕變。
“曹丕”的相關詞語
“曹丕”造句
劉備托孤時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夏天到了,蚊子多了。北方開始拜曹丕(喂蚊帝),南方開始拜孫和(無蚊帝)。蚊子們紛紛拜劉恒(悍蚊帝),其中母蚊子想喝得肚沉拜陳蒨(沉蚊帝),公蚊子拜楊堅(睡蚊帝)。北方蚊香廠拜司馬昭(敬蚊帝),南方電蚊器廠拜劉義隆(送蚊帝),太招咬的O型血B型血只好拜皇太極(清蚊帝)。
鐘惺、沈德潛等評論家一致認為曹丕的作品具有文士氣,在慷慨悲涼的建安文學中獨樹一幟。
三是曹丕深受兩漢雜言影響,在探索中創作出七言詩歌。
曹丕為代漢作準備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來逐漸成為世家官僚壟斷選舉的工具。
曹丕愛好文學,并有相當高的成就。
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晚年的曹操為了給曹丕稱帝鋪路清障,不惜藏弓烹狗,在明殺曹植之羽翼楊修的同時,暗中用巫術害死兩位患難從弟夏侯。
賈詡建議曹操廢曹植立曹丕為太子,在曹丕繼位之后被封為太尉、魏壽鄉侯。
理由咋講?三國時期的曹丕曾稱“人生若寄”,說人生恰似暫時寄寓世間。
* 曹丕的讀音是:cáo pī,曹丕的意思:曹丕 (魏文帝)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謚號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葬于首陽陵。曹丕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辭典解釋
曹丕 cáo pī ㄘㄠˊ ㄆㄧ人名。(西元187~226)?字子桓,三國時魏武帝之子。漢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兼副丞相。父卒,嗣為丞相。建安二十五年代漢即帝位,在位七年。性好文學,博聞強識。作有《典論》及詩賦函札百余篇。卒謚文帝。
英語 Cao Pi (187-226)?, second son of Cao Cao 曹操, king then emperor of Cao Wei 曹魏 from 220, ruled as Emperor Wen 魏文帝, also a noted calligrapher
德語 Cao Pi (Eig, Pers, 187 - 226)?
法語 Cao Pi
曹丕 (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謚號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葬于首陽陵。曹丕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曹】:1.等,輩:爾曹(你們)。吾曹。2.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曹(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3.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4.姓。
【丕】:大:丕業。丕變。
劉備托孤時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夏天到了,蚊子多了。北方開始拜曹丕(喂蚊帝),南方開始拜孫和(無蚊帝)。蚊子們紛紛拜劉恒(悍蚊帝),其中母蚊子想喝得肚沉拜陳蒨(沉蚊帝),公蚊子拜楊堅(睡蚊帝)。北方蚊香廠拜司馬昭(敬蚊帝),南方電蚊器廠拜劉義隆(送蚊帝),太招咬的O型血B型血只好拜皇太極(清蚊帝)。
鐘惺、沈德潛等評論家一致認為曹丕的作品具有文士氣,在慷慨悲涼的建安文學中獨樹一幟。
三是曹丕深受兩漢雜言影響,在探索中創作出七言詩歌。
曹丕為代漢作準備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來逐漸成為世家官僚壟斷選舉的工具。
曹丕愛好文學,并有相當高的成就。
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晚年的曹操為了給曹丕稱帝鋪路清障,不惜藏弓烹狗,在明殺曹植之羽翼楊修的同時,暗中用巫術害死兩位患難從弟夏侯。
賈詡建議曹操廢曹植立曹丕為太子,在曹丕繼位之后被封為太尉、魏壽鄉侯。
理由咋講?三國時期的曹丕曾稱“人生若寄”,說人生恰似暫時寄寓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