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不紊的讀音 有條不紊的意思
【解釋】紊:亂。形容有條有理,一點不亂。【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示例】聽上去倒也是原原本本,~。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 有
- 條
- 不
- 紊
“有條不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ǒu tiáo bù wěn]
- 漢字注音:
- ㄧㄡˇ ㄊㄧㄠˊ ㄅㄨˋ ㄨㄣˇ
- 簡繁字形:
- 有條不紊
- 是否常用:
- 否
“有條不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有條不紊 yǒutiáo-bùwěn
[with regularity and throughness;with tidy arrangement;methodically] 形容做事、說話有條有理,絲毫不亂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書·盤庚上》
辭典解釋
有條不紊 yǒu tiáo bù wèn ㄧㄡˇ ㄊㄧㄠˊ ㄅㄨˋ ㄨㄣˋ 語本《書經.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指條理分明而不紊亂。唐.王勃〈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有條不紊,施緩政于繁繩;斷訟有神,下高鋒于錯節。」《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全虧他親家,把他西賓王孝廉請了過來一同幫忙,才能這般有條不紊。」也作「有條有理」。
近義詞
井井有條,井然有序,有條有理,有層有次反義詞
顛三倒四,理路不清,亂七八糟,手忙腳亂,雜亂無章英語 regular and thorough (idiom)?; methodically arranged
德語 planm??ig; methodisch (Adj)?
法語 en bon ordre, méthodique, systématique, réglé comme du papier à musique
網絡解釋
【解釋】紊:亂。形容有條有理,一點不亂。
【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示例】聽上去倒也是原原本本,~。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有條不紊”的單字解釋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條】:[tiáo]1.木名。山楸。2.細長的樹枝。3.長。4.泛指長條形之物:麵條;布條;金條。5.直。參見“條長”。6.條理;次序。7.到達。8.治理。9.條目;條款。10.指法令、條文。11.猶言條陳,條奏。12.逐一登錄。13.編排。14.列舉。15.見“條遞”。16.量詞。用於計量長形物。17.量詞。用於計量抽象事物。18.古民族條戎的省稱。19.古地鳴條的省稱。20.指漢·條侯·周亞夫。21.姓。[tiāo]同“挑”。采摘。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紊】:(舊讀wèn)亂:紊亂。有條不紊。
“有條不紊”的相關詞語
* 有條不紊的讀音是:yǒu tiáo bù wěn,有條不紊的意思:【解釋】紊:亂。形容有條有理,一點不亂。【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示例】聽上去倒也是原原本本,~。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基本解釋
有條不紊 yǒutiáo-bùwěn
[with regularity and throughness;with tidy arrangement;methodically] 形容做事、說話有條有理,絲毫不亂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書·盤庚上》
辭典解釋
有條不紊 yǒu tiáo bù wèn ㄧㄡˇ ㄊㄧㄠˊ ㄅㄨˋ ㄨㄣˋ語本《書經.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指條理分明而不紊亂。唐.王勃〈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有條不紊,施緩政于繁繩;斷訟有神,下高鋒于錯節。」《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全虧他親家,把他西賓王孝廉請了過來一同幫忙,才能這般有條不紊。」也作「有條有理」。
近義詞
井井有條,井然有序,有條有理,有層有次反義詞
顛三倒四,理路不清,亂七八糟,手忙腳亂,雜亂無章英語 regular and thorough (idiom)?; methodically arranged
德語 planm??ig; methodisch (Adj)?
法語 en bon ordre, méthodique, systématique, réglé comme du papier à musique
【解釋】紊:亂。形容有條有理,一點不亂。
【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示例】聽上去倒也是原原本本,~。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有】:[yǒu]1.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3.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4.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學問。6.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7.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8.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條】:[tiáo]1.木名。山楸。2.細長的樹枝。3.長。4.泛指長條形之物:麵條;布條;金條。5.直。參見“條長”。6.條理;次序。7.到達。8.治理。9.條目;條款。10.指法令、條文。11.猶言條陳,條奏。12.逐一登錄。13.編排。14.列舉。15.見“條遞”。16.量詞。用於計量長形物。17.量詞。用於計量抽象事物。18.古民族條戎的省稱。19.古地鳴條的省稱。20.指漢·條侯·周亞夫。21.姓。[tiāo]同“挑”。采摘。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紊】:(舊讀wèn)亂:紊亂。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