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閣的讀音 朝元閣的意思
朝元閣 朝元閣在陜西西安臨潼區驪山。唐王朝崇奉道教,玄宗天寶七年傳說玄元皇帝(老子)見于朝元閣,因改名降圣閣。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卷六《華清宮》:“朝元閣迥羽衣新,首按日邵日第一人。”參閱宋程大昌《雍錄》卷四《溫泉·朝元閣》。
- 朝
- 元
- 閣
“朝元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áo yuán gé]
- 漢字注音:
- ㄔㄠˊ ㄩㄢˊ ㄍㄜˊ
- 簡繁字形:
- 朝元閣
- 是否常用:
- 否
“朝元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代閣名。在陜西省臨潼縣驪山。玄宗朝﹐改名降圣閣。
網絡解釋
朝元閣
朝元閣在陜西西安臨潼區驪山。唐王朝崇奉道教,玄宗天寶七年傳說玄元皇帝(老子)見于朝元閣,因改名降圣閣。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卷六《華清宮》:“朝元閣迥羽衣新,首按日邵日第一人。”參閱宋程大昌《雍錄》卷四《溫泉·朝元閣》。
“朝元閣”的單字解釋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閣】:1.舊時樓房的一種,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于高處,可憑高遠望。2.女子臥室的舊稱:閨閣。出閣(出嫁)。3.指內閣:組閣。閣員。4.存放東西的架子:束之高閣。5.“閤”,另同“”;另音hé,同“合”
“朝元閣”的相關詞語
* 朝元閣的讀音是:cháo yuán gé,朝元閣的意思:朝元閣 朝元閣在陜西西安臨潼區驪山。唐王朝崇奉道教,玄宗天寶七年傳說玄元皇帝(老子)見于朝元閣,因改名降圣閣。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卷六《華清宮》:“朝元閣迥羽衣新,首按日邵日第一人。”參閱宋程大昌《雍錄》卷四《溫泉·朝元閣》。
基本解釋
唐代閣名。在陜西省臨潼縣驪山。玄宗朝﹐改名降圣閣。朝元閣
朝元閣在陜西西安臨潼區驪山。唐王朝崇奉道教,玄宗天寶七年傳說玄元皇帝(老子)見于朝元閣,因改名降圣閣。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卷六《華清宮》:“朝元閣迥羽衣新,首按日邵日第一人。”參閱宋程大昌《雍錄》卷四《溫泉·朝元閣》。【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閣】:1.舊時樓房的一種,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于高處,可憑高遠望。2.女子臥室的舊稱:閨閣。出閣(出嫁)。3.指內閣:組閣。閣員。4.存放東西的架子:束之高閣。5.“閤”,另同“”;另音hé,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