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幹夕惕的讀音 朝幹夕惕的意思
【解釋】謂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本《易·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樂器》:“不執一,則存省愈嚴,陟降一心,德業一致,此朝乾夕惕,存神盡性之密用,作圣之功,于斯至矣。”《紅樓夢》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職。”
- 朝
- 幹
- 夕
- 惕
“朝幹夕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áo gàn xī tì]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朝干夕惕
- 是否常用:
- 否
“朝幹夕惕”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解釋】謂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本《易·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樂器》:“不執一,則存省愈嚴,陟降一心,德業一致,此朝乾夕惕,存神盡性之密用,作圣之功,于斯至矣。”《紅樓夢》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職。”
“朝幹夕惕”的單字解釋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幹】: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2.事物的主體部分:“軀幹”、“樹幹”、“骨幹”。3.事情:“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4.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5.姓。如宋代有幹沖。6.主要的:“幹道”、“幹線”、“幹部”。7.從事、營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夕】:1.太陽落的時候;傍晚:夕陽。夕照。朝發夕至。朝令夕改。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風雨之夕。3.姓。
【惕】:1.小心:警惕。2.害怕:怵(chù)惕。
“朝幹夕惕”的相關詞語
* 朝幹夕惕的讀音是:cháo gàn xī tì,朝幹夕惕的意思:【解釋】謂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本《易·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樂器》:“不執一,則存省愈嚴,陟降一心,德業一致,此朝乾夕惕,存神盡性之密用,作圣之功,于斯至矣。”《紅樓夢》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職。”
【解釋】謂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本《易·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樂器》:“不執一,則存省愈嚴,陟降一心,德業一致,此朝乾夕惕,存神盡性之密用,作圣之功,于斯至矣。”《紅樓夢》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職。”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幹】: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2.事物的主體部分:“軀幹”、“樹幹”、“骨幹”。3.事情:“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4.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5.姓。如宋代有幹沖。6.主要的:“幹道”、“幹線”、“幹部”。7.從事、營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夕】:1.太陽落的時候;傍晚:夕陽。夕照。朝發夕至。朝令夕改。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風雨之夕。3.姓。
【惕】:1.小心:警惕。2.害怕:怵(chù)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