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城的讀音 木城的意思
木城 木城,古代安放于城外或城垛之守城戰具。《漢書·陳湯傳》: “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五: “木城,用大小木為之,每扇闊五尺,高堞五尺,滾木二道,贅大竹釘,浮于栓上。約可二人負之而行,輕重適均。在城上,則立在垛口,防夜襲登;在手兵中,可肩而下營,立成營盤。”明代唐順之《牌》: “仰州系照依發去木城式樣,作速造完,聽候取用,毋得遲誤。”參閱《元史·外夷傳·占城》。
- 木
- 城
“木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ù chéng]
- 漢字注音:
- ㄇㄨˋ ㄔ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木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安放在城墻外的木制的守城設施。
網絡解釋
木城
木城,古代安放于城外或城垛之守城戰具。《漢書·陳湯傳》: “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五: “木城,用大小木為之,每扇闊五尺,高堞五尺,滾木二道,贅大竹釘,浮于栓上。約可二人負之而行,輕重適均。在城上,則立在垛口,防夜襲登;在手兵中,可肩而下營,立成營盤。”明代唐順之《牌》: “仰州系照依發去木城式樣,作速造完,聽候取用,毋得遲誤。”參閱《元史·外夷傳·占城》。
“木城”的單字解釋
【木】:1.樹木:伐木。果木。獨木不成林。2.木頭:棗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將就木。4.質樸:木訥。5.反應遲鈍:木然。木頭木腦。他反應有點木。6.麻木:兩腳凍木了。舌頭木了,什么味道也嘗不出來。7.姓。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
“木城”的相關詞語
* 木城的讀音是:mù chéng,木城的意思:木城 木城,古代安放于城外或城垛之守城戰具。《漢書·陳湯傳》: “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五: “木城,用大小木為之,每扇闊五尺,高堞五尺,滾木二道,贅大竹釘,浮于栓上。約可二人負之而行,輕重適均。在城上,則立在垛口,防夜襲登;在手兵中,可肩而下營,立成營盤。”明代唐順之《牌》: “仰州系照依發去木城式樣,作速造完,聽候取用,毋得遲誤。”參閱《元史·外夷傳·占城》。
基本解釋
安放在城墻外的木制的守城設施。木城
木城,古代安放于城外或城垛之守城戰具。《漢書·陳湯傳》: “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五: “木城,用大小木為之,每扇闊五尺,高堞五尺,滾木二道,贅大竹釘,浮于栓上。約可二人負之而行,輕重適均。在城上,則立在垛口,防夜襲登;在手兵中,可肩而下營,立成營盤。”明代唐順之《牌》: “仰州系照依發去木城式樣,作速造完,聽候取用,毋得遲誤。”參閱《元史·外夷傳·占城》。【木】:1.樹木:伐木。果木。獨木不成林。2.木頭:棗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將就木。4.質樸:木訥。5.反應遲鈍:木然。木頭木腦。他反應有點木。6.麻木:兩腳凍木了。舌頭木了,什么味道也嘗不出來。7.姓。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